12年國教新課綱  台灣為主體建構史觀
重大變革!12年國教,《歷史科綱要草案》曝光,以前學生要背大量史料,而且多以統治者為主軸的史觀,新課綱將大大減少。歷史科將重點放在台灣近500年脈絡,從熟悉的台灣往外走,中國史將納入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期望更以台灣為主體去建構下一代的史觀。
新課綱社會科課審會委員陳正宜:「夏、商、周、秦、漢、隨、唐、宋、元、明、清,這是過去同學熟悉的歷史,就中國史上朝代很重要,要記很多,但未來新課綱可能不是這樣了。」

好消息!高中生最頭痛的,歷代年表,黃帝、堯、舜、禹、湯、夏、商、周,周分西東周秦後,一長串,未來通通不用背了。就怕課程老師太多教不完,12年國教,《歷史科綱要草案》曝光,必修8學分變成6學分,也不再堅持通史教學,改為主題式,加強台灣史觀。

新課綱社會科課審會委員陳正宜:「所以會提到一些,白色恐怖228事件,怎麼樣從威權時代,慢慢過度變成到我們現在民主時代,所以在台灣共同體形成之後,近代的部分會比較強調現在。」

舊的台灣史,教的是從荷蘭、日本再到中華民國的過程。現在改為3單元,包括原住民文化、多元族群的形成,還有台灣共同體,主講台灣意識、民主化運動,讓台灣人更熟台灣事。至於以往單獨成冊的中國史,將被納入東亞文化,新課綱強調人民主體,以中國史東漢黃巾之亂為例,以往以統治者批判,將改為人民角度。

新課綱社會科課審會委員陳正宜:「那他一定是受到官逼民反,或生活有問題了,因為政治很腐敗、生活有困境,我不得不聚集起來去做一些因應,如果站在人民角度來看,這歷史角度跟理解,是不是有不同。」

歷史科大翻轉,不再死背朝代姓名,加深批判思考,更強調台灣本位。新課綱將在7月公佈,最快可望2年後就開始上路。(民視新聞王暐婷、蘇威銘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