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問題多 業者應具「良心與道德」

近年食安問題頻傳,多家大廠紛紛出包,問題商品流入市面,被不知情的消費者吃下肚,面對這種現象,學者引用哈佛教授桑德爾的觀點,認為在現代消費環境中,業者的角色和定位應該要重新思考。

更多新聞: 辣椒醬有白色小蟲? 高雄黑輪老店推責供應商

近年多起食安事件,讓知名大廠也淪陷,造成消費者恐慌,學者引用哈佛教授桑德爾的理論指出,這代表市場無限擴張,陷入盲目追求CP值的陷阱,買賣雙方必須一同思考,如何營造合理的市場環境,才能扭轉目前的狀況。

成大通識中心哲學教授葉海煙:「他認為我們必須要,重新思考市場的角色,其實也是一樣,重新思考商人的角色,重新思考如何來做生意,生意就要怎麼做,做生意不是說有錢就可以,還是靠一張嘴,而是他必須要營造出一個合理,而且大家都可以參與的一個商場,因為商場是買賣雙方的,廣大的消費者,也應該是賣方,甚至於是資本家,眼中必須要非常尊重的,所謂的平等的角色。」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台灣有94%的上班族有過創業夢,希望透過創業擺脫低薪,學者引用美國知名學者理論,提出反思,認為做生意還是要遵守基本道德規範,維持買賣雙方的平等,否則最終受害的,還是無辜的消費者。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食安問題頻傳 外食族隱藏危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