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唾沫」大解謎 原來是沫蟬傑作

如果您到野外郊遊,常常會發現一些白色的泡沫黏在樹葉上,14世紀,法國農民以為是路人亂吐口水,也有科學家認為是植物受到刺激,受傷而產生泡泡,這個謎團一直到20世紀初,美國學者才發現,這些泡泡原來是「沫蟬」的傑作!

更多新聞: 台北杜鵑花季活動開跑 創造美食聯合國

在野外,常常可以看到樹葉的背後黏有白色泡沫,早期法國的南部的農民,以為這是杜鵑鳥的口水,替牠取了個奇特的名字,叫「杜鵑唾沫」,但白色的泡沫到底是什麼,眾說紛紜。

直到1908年,美國學者才發現這是沫蟬,這種昆蟲會吸食植物汁液,製作出黏稠的泡沫,從肛門排出的水份,藉由地心引力往下流動,同時腹部不斷分泌黏液,和水份融合產生泡沫。

製作泡沫的過程中,沫蟬的若蟲會將自己包覆在泡沫裡,避免陽光和天敵,安心地成長,直到羽化完成,自然生態的巧妙設計,令人嘆為觀止。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螞蟻雄兵帝國令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