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推「以住代護」 替老眷村注新生命

因為眷改而人味淡去的黃埔新村,在高雄市文化局推動「以住代護」計劃後,一年下來,媒合了上百戶的有緣人入住,儼然成為新興的人才聚落,老房子也因此有了新生命。加上左營舊城的再造計劃,和哈瑪星的興濱計畫,都讓人看到高雄保存歷史文化的用心。

更多新聞: 以住代護再升級 全國首例讓眷村開民宿

鳥語花香,草木扶疏,走進鳳山的黃埔新村,感受到的不是傳統眷村的氛圍,而是另一股文青風。這間眷戶被改造成攝影工作室,旁邊則是音樂工作室,幾個氣味相投的個人工作者集合在一起,在這裏創作,激發靈感。

還有這位從事雕塑的年輕人,也在一個多月前落腳黃埔新村,成了新一代的眷戶。黃埔新村新住民黃柏荏表示,「主要你也沒什麼機會,住到這種歷史建築,所以對這邊蠻有興趣的。」

高市文化局長尹立指出,「政府有很多修復計畫,修完了還是繼續空在那邊,率全國之先我們提出以住代護,這樣的一個想法,我們提供住進來的民眾,一筆整修的費用,他們可以居住在這邊5年的時間,就是跟政府一起來協力,來維持眷村文化的傳承。」

高雄市因地理位置與歷史因素,自日治時期就是台灣的陸海空軍事要地,隨著眷村改建,老舊眷舍荒蕪,文化局從103年啟動「以住代護」計畫,至今已媒合上百戶新住戶協助維護老屋。

當中還有不少外國人,儼然成為小型聯合國。隨著新主人提出不同的愛屋計畫,老屋也發展出各自不同的風格。台灣第一個眷村,不因眷改而消失,而「台灣第一石城」歷史場景也將重現。

見城計劃再造左營舊城的百年風華,而興濱計劃也將還原哈瑪星的歷史現場,不但讓市民看到城市的歷史脈絡,也看到高雄在整個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性。

(民視新聞/洪進吉、陳芷萍 高雄市報導)

更多新聞: 百年建築再利用!高雄港「棧貮庫」成港灣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