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幼苗數量下滑 日本加緊研究野生鰻苗生態

由於近年來日本鰻魚幼苗捕撈量不停下滑,學界正加緊研究腳步,試圖解開野生鰻魚生態之謎。最新研究發現,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一帶誕生的鰻魚幼苗,在展開「生物變態」前,會先在台灣東部外海一帶棲息,等成長到一定程度後,再往北朝日本方向游去。

更多新聞: 日本年度「吃鰻魚日」 業者研發特大號鰻魚

小玻璃瓶內的扁平幼魚,和一般印象中,細細長長的鰻魚苗,可說是截然不同。這其實是日本水產研究機構團隊,日前在台灣東部海域捕撈到的,鰻魚幼魚標本之一。

目前在日本國內流通的鰻魚,幾乎都只能靠在外海捕撈魚苗後,再於國內進行養殖。但隨著日本國內的鰻苗捕撈量連年下滑,甚至在今年(2018年)的1~3月捕撈量只有8.8噸,創下歷年新低。對日本而言,釐清鰻魚生態,維持漁獲量可說是當務之急。 

日本鰻會先到馬里亞納海溝產卵,孵化之後的魚苗會在變態同時,順著兩道海流回到日本沿海,但關於鰻魚的生態,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特別是鰻魚幼魚是如何變化成,細長型的鰻苗這點,研究始終沒有進展。

研究團隊日前在台灣東部海域捕撈到的,都是出生約4、5個月,正在轉變過程中的幼魚。

至今學界普遍認為,鰻苗的捕撈量和洋流湍急與否關係密切,而這次捕撈到幼魚的地點,正好就在兩條洋流的分岔點附近,專家研判,正在成長中的幼魚,極有可能是在台灣近海稍作休息,等待成長。

研究團隊期許藉由此次研究成果,近一步釐清鰻魚的生態細節,或許能就此解決,日本的鰻魚危機。

(民視新聞/吳彔瑾 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日本北九州百年鰻魚飯 海外首店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