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專訪 / 苗博雅:媒體的上下架不是商業事件 是公益事件

社會民主黨全國委員 苗博雅,今日接受民視新聞網專訪時,從系統台生態以及法規面切入,針對TBC下架民視新聞台一事發表看法,以下為全程影音以及文字精華。

更多新聞: 出櫃同志議員爆劈腿 苗博雅:已分手盼給空間

Q:你認為這次民視遭下架事件,是否可視為2012年反媒體壟斷的延伸?

苗:其實反媒體壟斷,我們一直在談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如果系統台對於頻道商掌有生殺大權,那系統台就可以間接干涉內容製播。當時是蔡衍明董事長同時擁有了中天,又有了系統台,這兩個力量結合在一起太大了,這也是為何有反媒體壟斷的原因。雖然事後蔡董沒有買到中嘉,但這幾年來媒體的整併仍然不斷發生,如果你對於媒體生態有了解,就會知道全台灣的系統台,表面上有幾百家,事實上大概只有三到五家的財團在掌控。


加上今天台灣法規允許系統商同時經營頻道代理商,就變成系統台不僅坐擁收視戶,還同時有定頻的權力,以及決定內容頻道是否能上架的權利。這時在台灣的媒體生態中,內容產製者不是最大的,上面還有系統台能決定內容是否被看到。這次民視事件,你會發現雖然NCC已經三令五申的要民視跟系統台坐下來談,談成之前無論如何不准斷訊、不准下架作為NCC最高指導原則。但這南桃園五家系統台還是悍然斷訊,你會發現好像系統台其實不怕罰,彰顯了這個生態裡面,系統台是握有非常大權力的。


Q:如果系統台握有內容生殺大權,那NCC的角色又是什麼?

苗:關於台灣媒體政策管制的問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大家只用市場的角度來思考他。當然這跟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台灣威權統治的背景有關。所以在民主化後大家會覺得政府最好不要管制,管制越少越好,讓市場決定一切,市場等於民主,用鈔票來投票的邏輯。你會發現現在的法制規範下,NCC所擁有的政策工具是非常少的。因為當初在立法的時候就認為不要給NCC太大的權力,讓NCC退位,但後來你會發現另一個強權興起了,就是商業集團。


這次跟民視新聞台發生爭議的系統台其實家數很多,總共有十九家,但這十九家的背後其實是來自於三四個特定的財團,這些財團不只經營媒體系統,他還橫跨超大型金融、超大型製造業等領域,當這種財團在跟頻道商,或內容產製者打仗的時候,你可以想像財團就是復仇者聯盟三裡面的薩諾斯,擁有非常強大的力量。而頻道商以及內容製造商也就是超級英雄們,雖然跟一般民眾相比更有力量,但遇到財團時仍是相對薄弱的。


像這次民視新聞台斷訊後,就不再被看見,收視率等於零,廣告收入銳減,這對電視台來說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是對於系統商來說完全無傷,因為他只要付出主管機關給他的主管機關給他的少少罰鍰,你說330萬很多嗎?對一般人來說很多啦,可是對系統商來說,假設他有70萬收視戶,每戶每月繳300元就好,你看他月收入多少?罰330萬對他們來說真的是零用錢。這樣的情況下,系統商可以任意把頻道下架、移動頻道、斷訊,對頻道直接判死刑。但因為法令的規範,NCC只能罰他少少的罰金,無法出手太重。如此一來所有頻道商或內容製造商都要對系統台敬畏三分。這種情況下,系統台當然可以透過商業的邏輯,去影響新聞台產製的內容。



這也是以前反媒體壟斷時一直在講,為何中嘉不能被蔡董拿到,因為如此一來中嘉系統台甚至可以影響民視、三立,就不只影響中天了。他的影響力是擴及到所有新聞台跟電視台的。回歸到這次民視新聞台的事件來說,你可以看到一個很特別的現象是,好像沒有其他電視台在談這件事,因為已經形成了一個潛規則是,台灣的新聞很自由,什麼都可以報,可以播行車記錄器、可以罵政府、可以報五四三運動、可以報八百壯士,但牽涉到系統台的事大家最好安靜一點,不然下個遭殃的可能是自己。


未來其實在重新架構媒體管制政策時,我覺得我們應該去拒絕商業邏輯主導,因為商業邏輯跟公共利益本來就不是完全相容的。你怎麼可能期待一個市場是百分之百商業邏輯,但他又好有公共利益?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我們必須要認清,媒體的上架下架並不是商業事件,而是公益事件。你不能再讓NCC退這麼後面,當和事佬來搓,搓不成就弱弱的罰你幾十萬這樣,這樣子收視戶的權益真的沒辦法被保障。

(民視新聞網 專訪報導)

更多新聞: TBC下架民視新聞台 學者:有線電視平台權力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