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氣候大會談判陷膠著 美國、俄羅斯等國無視科學數據反對

聯合國氣候大會進入尾聲,近200個與會國經過兩週的討論,還是無法達成協議,因為美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以及科威特,無視科學數據,聯手反對氣候大會,將聯合國發佈的新版全球暖化評估報告,視為《巴黎協定》的基礎,讓談判陷入膠著。

更多新聞: 全球/氣候大會馬德里登場 UN警告地球恐「害了了」

地面上,為了減緩暖化對地球及人類造成的傷害,氣候峰會談判如火如荼地進行,而地表下卻是截然不同的世界。波蘭礦工表示:「全球暖化被高估,全球暖化的動機是為了在政治上壓制煤礦的使用,而波蘭擁有主礦脈。」

自古至今,黑金是波蘭人民最主要的命脈,食衣住行都離不開煤礦,但當地人逐漸意識到,為保人類生存,不得不做出改變。

矛盾的場景,同樣在今年的氣候峰會上演。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今年稍早,擬定一份「全球暖化評估報告」,警告世人暖化情況比預期嚴重,如果要守住在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只升高攝氏1.5度的目標,必須在2030年前,減少45%的溫室氣體排放。

沒想到峰會中,美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以及科威特,聯手拒絕對這份報告表示「歡迎」的動議。他們表示,這份報告只「需注意」即可。

「歡迎」與「需注意」僅一個字詞之差,使得各國無法對這份報告所扮演的角色達成共識,談判陷入膠著,四國攤位空蕩蕩,見不到半個人影。

美國冷處理的態度,以及川普藐視科學數據、否定氣候暖化的論述,加上美國在峰會會場內,鼓吹使用石化燃料的舉動,連前歐巴馬政府的氣候變遷大使都看不下去。

歐巴馬政府氣候變遷史者斯特恩表示:「最糟的一件事情是,看著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的報告,看看我們現在的處境,然後用枕頭蓋住頭說,我沒辦法想這件事。」

本次峰會,除了讓各國承認這份報告外,還有一些潛在的爭議點,例如排放的透明度規則、國與國之間提供財務支持等需要釐清。主辦單位透漏,峰會雖然已經結束,但與會國恐怕得延長會期,針對未達成共識的議題,繼續談判。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美國第一批「氣候難民」!南方小島98%被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