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老總統不尋求5連任下台!阿爾及利亞如何寫新篇章?

美國和台灣的總統,一任都是四年,最多只能擔任兩任,也就是八年總統,有些國家像南韓,還只能做一任五年,不得連任。但有些國家卻因為特殊因素,有人總統一做就是二、三十年,甚至可以無限期連任,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掌權長達20年的總統布特佛利卡,即使已經高齡82歲,身體差到要坐輪椅,還是堅持要競選連任,最後才被人民和軍方聯手逼退。這樣一位萬年總統,背後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支撐?阿爾及利亞又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一起來了解。

|布特佛利卡曾盜用公款逃亡 回國卻當20年總統|

沖天炮點亮阿爾及爾夜空,因為將近兩個月的抗議聲浪,終於有了成果。

布特佛利卡1937年生於摩洛哥,他在1956年加入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對抗法國,獨立後當選議員進入中央政府,從1963年到79年共當了16年外交部長,1974年還代表阿爾及利亞擔任聯合國大會主席。

1978年,掌權13年的軍方領導人兼總統布邁丁過世,布特佛利卡遭到撤換,三年後他被控長年侵占公款,流亡杜拜,直到1987年才回國。

1999年,布特佛利卡首次當選總統。原本阿爾及利亞憲法規定總統只能連任一屆,卻在2008年修憲,為他大開方便之門,一路連任至今。但如今與其說布特佛利卡大權一把抓,還不如說他其實是軍方手中的一顆棋子。

|阿爾及利亞歷史悠久 近代法國殖民影響深遠|

北非的阿爾及利亞面積238萬多平方公里,超過66個台灣大,全球排名第十,但因為地形涵蓋山區、高原和部分撒哈拉沙漠,人口只有四千多萬。

早在一萬年前,阿爾及利亞就有柏柏人的蹤跡,之後歷經羅馬、拜占庭、阿拉伯和鄂圖曼土耳其等帝國統治,宗教信仰也從基督教轉為伊斯蘭化。而在近代,影響阿爾及利亞最大的,就是法國的殖民烙印。

|二戰後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 北非陷入10年游擊戰|

法國從1830年開始入侵阿爾及利亞地中海沿岸,1905年阿爾及利亞完全遭到法國占領。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爾及利亞支援流亡的自由法國,但在二戰結束後,戴高樂領導的法國政府,卻鎮壓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

阿爾及利亞歷經大屠殺和長達10年的游擊戰,才在1962年取得獨立,但勝利的果實卻很快就落入軍方手中。

1990年代,阿爾及利亞第一次舉行多黨選舉,一個名叫「伊斯蘭救世陣線」的政黨取得勝利,軍方卻拒絕服從,隔年內戰隨即爆發。

這場長達10年的內戰,估計造成十萬多人喪生,也讓因為貪汙罪流亡海外的布特佛利卡趁勢返國,在戰火中東山再起。

|布特佛利卡82歲中風無法言語 硬要當5連任總統|

2011年,從鄰國突尼西亞吹起的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並沒有吹垮當時已掌權12年的布特佛利卡。

但歲月不饒人,他在2年後,也就是76歲時中風,不僅必須以輪椅代步,語言能力也受到影響,從此不再公開演說,但這並不妨礙他在2014年囊括82%選票,第四度當選總統。

然而眼看五年任期又將結束,這位高齡82歲的老總統,竟然還要坐著輪椅再戰江湖,這回阿爾及利亞人終於受不了了。

而這時候的萬年老總統人還不在國內,他2月24日就去瑞士做「例行健康檢查」,3月7日才第一次發表聲明,針對示威行動,警告不要讓有心人士趁機製造混亂。不過反對派人士當然不會就此罷休,也趕到他入住的日內瓦醫院外嗆聲。

|布特佛利卡放棄競選5連任 戀棧權力20年終下台統|

7年前的承諾,布特佛利卡4月2日終於做到了。從3月10日回到國內,到4月2日決定下台,20多天始終保持沉默,國營電視台也只播出他向憲法會議主席,遞交辭職書的畫面,在場的還有上議院議長,他將在3個月後的大選前、代理總統90天,

布特佛利卡下台了,但首都阿爾及爾街頭並沒有恢復平靜。民眾要求結束老人政治、要求政府大換血,但在野勢力各自為政、如同一盤散沙,充滿不確定性的阿爾及利亞政局,恐怕換湯不換藥,仍將由軍方扮演幕後的操盤角色。

(民視新聞/連惠幸 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