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動起來 桃市水災自主防災社區再升級

桃園升格後,市長鄭文燦全力投入各項治水計畫,除了22處防災社區,還投入不少經費改善流域外水治理、強化雨水下水道,並從市民生活環境出發,打造水域生態園區、綠色水資中心等等,希望藉著智慧防災的概念,讓全民動起來攜手防水患。

更多新聞: 機捷開通後首颱 防洪閘門、沙包備戰

石頭里將雲端科技結合防災資訊,讓居民能掌握第一手訊息自主防災,在107年十大自主防災社區,桃園就佔了三個,其中又以樹林里首創的蓮花滯洪池最具代表性。

樹林里里長吳進昌表示:「迎接瞬間豪雨的時候,就可以把那個雨水把它導入,我們的蓮花池裡面。」

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我們現在九個主要河川,還有渠排的計畫當中,有選定了22個社區,進行居民的編組訓練,那能夠達成防災減災救災。」

桃園升格後,對於水災防治不遺餘力,從市民到企業都一起動起來,全市共有22處防災社區,可守護避災人數也達到約12萬人。

市府投入20.5億,以「束洪、導洪、分洪、滯洪」等方式,提升東門溪主支流,以達區域排水防洪保護標準。另外,桃市還投入17.32億,強化總長度近4百公里的「雨水下水道」,預計2023年前,建置率就能超過80%。

鄭文燦說:「我們基本當然是要推動治水的計畫,我們希望雨水下水道的達成率,可以到達百分之八十,我們希望以四年為期來完成,污水下水道可以到達百分之六十,我們希望在未來的六年當中可以達標。」

除了全力推動各項治水計畫,市府也從市民的生活著手,打造「大嵙崁都會園區」41公頃的水域生態公園,以及7座的公有滯洪池,加上綠色水資中心、智慧防災措施等等,希望讓每塊土地都擔負防災功能,全民攜手防水災。

(民視新聞/賴國彬 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