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傳藝中心搭配年節氣氛 掛百家姓燈籠牆好壯觀

搭配年節氣氛,宜蘭傳藝中心也掛起400個百家姓燈籠,一整片好壯觀。但卻有遊客發現,裡頭有些字長得很像,有的卻多了一個點,有的少了一點,難道是重複了,鬧雙胞?園方解釋這些長得很像的,其實是「正體字」和「異體字」,我們也請來國文老師,揭開這些姓氏的奧秘。

更多新聞: 為文昌帝君慶生 傳藝中心舉辦另類遶境活動

宜蘭傳藝中心最近掛起一整片的百家姓燈籠牆,吸引遊客來尋找自己的姓氏、拍美照,但遊客仔細尋寶後卻發現,怎麼有些姓氏好像「鬧雙胞」。

像是台灣第三大姓「黃氏」,隔壁也有一個草頭「黄」,這個「龐」有一點,另一個卻少一點,遊客以為重複了,還圈起來挑錯,但其實不是啦。

傳藝善美基金會公關林怡君表示,「事實上這些字呢讀音是一樣的,但是在他的筆劃上面還是有一些不同,而且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姓,在全台灣的這個姓氏排行上面其實也差很多。」

差一點,差很多,原來這些「異卵雙胞胎」,其實是正體字和異體字。像是溫這個字,正確應該寫進一個「人」,書法字才會寫成一橫的温,龐應該是广(ㄧㄢˇ)字部,代表靠山蓋的房屋,一般說的草頭黄其實是錯的,因為黃本身就是一個部首,高這個字則是因為書法的寫法而有所不同。

書法家解釋,過去常以住的地方或封地來決定姓氏,像是住得比較高的,就會姓高,姓氏由來數也數不清,但這些長得很像,寫起來卻不太一樣的字,可能是祖先傳下來的寫法有所不同,沿用至今,就成了截然不同的兩個姓氏。

國文老師賴瑞鼎指出,「之所以不一樣,我想這個牽涉的就非常多了,家族間尤其族譜的記載,或是長輩的口耳相傳,也未必一樣。」

一面百家姓燈籠牆,意外揭開姓氏奧秘,下回別說是雙胞胎,只差一點、一橫都很像,但對祖先來說,可是完全不一樣 !

(民視新聞/黃富溢 宜蘭報導)

更多新聞: 西螺福興宮迎新年 140公尺「燈籠廊道」點亮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