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湄公河水位半世紀最低 中國築壩衝擊下游

中南半島上共有五個國家,而他們的共同點之一,就是都喝著湄公河的河水。不過這條被稱為中南半島母親河的亞洲第七長河,發源地其實是在青康藏高原上,上游稱為瀾滄江,流經西藏與雲南後、進入中南半島。而隨著亞洲經濟起飛,從上游的瀾滄江到下游的湄公河,沿岸各國都計畫大興土木、興建水力發電廠,其中佔了四成水源的中國,從2012年起在瀾滄江上、先後蓋了11座水壩,導致下游五國水位急速下降,美國一個名叫大地之眼的研究機構,最近就在報告中指出,湄公河水位在去年降到半世紀來的最低點,不僅重創6千萬農漁民生計,湄公河水文生態更是岌岌可危。

更多新聞: 日本與湄公河5國會議 共識「東京戰略2018」

【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併流奇觀 列UN自然遺】

三條發源於青康藏高原的大江,在雲南省西北部,形成三江併流的奇特景觀,在2003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其中怒江下游流往緬甸,金沙江就是長江上游,而居中的瀾滄江、出了雲南,就是流經五國,最後在越南出海的湄公河,雲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鄰,原住民族系出同源,然而在21世紀的今日,國境不僅劃分了人民,也讓上下游的利益之爭更加赤裸裸。



【「大地之眼」比對上下游水量 揭中國攔水真相?】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說的新研究,是在4月13號,由美國水文研究公司"大地之眼"(Eyes on Earth Inc.)所公布。這家公司在美國政府贊助下,利用以特殊微波感應儀技術取得的衛星資料,確認1992年到2019年底,也就是長達30年,中國境內的湄公河上游、瀾滄江的雨水與融雪量,再與泰國清萊清盛水文站測得的湄公河水位做比對。清盛水文站是最靠近中國的湄公河水文站,由緬甸以外的四個中南半島國家合作設立。



【2019雨季湄公河乾旱?研究曝上游水量充足】

中國政府之前宣稱,2019年5到10月的雨季,因為乾旱,全長4350公里的瀾滄江降雨不足。根據"大地之眼"的研究報告,同一時期湄公河下游水位,也創下半個多世紀的最低紀錄。但矛盾的是,同一時期的衛星資料卻顯示,從土地表面濕度看來,瀾滄江流過的雲南省,2019年雨季的降雨與融雪量、其實略高於平均值,換句話說,瀾滄江的水量應該沒有減少,那為何一出雲南、到了成為泰國與寮國界河這一段,水位卻數度比往常陡降了3公尺?



答案就出在一連串的水庫上。根據路透社報導,"大地之眼"從1992年開始的模擬推估,一開始與水位數據都大致吻合,但從2012年開始情況卻大不相同。而2012年,就是瀾滄江多個水電站開始上線營運的年份。

【湄公河水位大降 重創下游6千萬漁民生計】

德國之聲1月就曾報導,湄公河沿岸水位大降,甚至讓原本黃濁的河水變藍,但這對漁民其實不是好消息,泰國的國際河川組織指出,由於上游的緬甸與中國並沒有加入湄公河委員會,使得上下游難以達成通盤政治協議。而湄公河委員會則表示,雖然大地之眼研究,不足以證實是因為中國上游水庫、導致下游乾旱,但委員會還是會與中國協商,希望取得正式合作。而相對於因為諸多考慮、動作遲緩的官方機構,環保人士認為下游國家不能坐以待斃,泰國還有網友在推特上發起、停止湄公河水壩活動。



【湄公河上游築壩 中國對東南亞影響力大增?】

不只湄公河流域國家,美國也注意到中國在上游築壩的問題。而即使中國曾不只一次在下游乾旱時、放水救災,但看在專家眼裡,重要的還是中國究竟有沒有合作的誠意,還是在玩兩面手法。

專家指出,究竟中國政府是不知道上游雨量充足,還是故意欺瞞? 中南半島下游六千萬人,還在等佔湄公河四成流量的北京政府、誠實給個交代。



(民視新聞/專題報導)


更多新聞: 寮國湄公河首座發電水壩啟動 大批民眾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