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煉成立法院:國會直播現形記

要瞭解立法院,就要看它的過去與未來。過去的,可以查資料;現在的,我們要看國會直播。


淪陷的過往:萬年國會

民國17年國民政府結束軍政時期,進入訓政時期並成立立法院。當時首任院長為胡漢民,並任命49位立法委員,制定了民法、刑法、土地法、勞工法、商事法、戶籍法、預算法、出版法、各級學校法等基本法典。

民國36年中華民國憲法開始施行,並於隔年選出行憲後第一屆立委760人,並設立21個常設委員會。

後因國共內戰,立法院隨政府遷台。第一屆立法委員原應於民國40年屆滿,但依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以「淪陷區無法改選」為由,從未對立法院全面進行改選,僅有補選或增額,因此也被戲稱為「萬年國會」。

直到民國80年進行首次立委改選,之後歷經委員會縮編與立委減半運動,將立法委員席次由225席減少到113席,搭配單一選區兩票制,也抵定現在立法院的樣貌。


透明化的現在國會頻道直播

「國會透明化」一直以來是立法院的理想願景,如公督盟等民間團體皆致力推動。2009年立法院「網際網 隨選視訊系統」(http://ivod.ly.gov.tw/)正式開播,人們可以在網站上看到立院即時畫面,也能任意選擇過去的影片觀看,但收視方式畢竟有限,且黨團協商並未開放,長期以來被形容為「黑箱」、「密室」。


立法院長蘇嘉全上任後,積極推動國會頻道直播。在試播數月後,終於在2017年(第9屆第3會期)開播。幾乎家家戶戶都能透過電視看到院會、委員會中各個立委的表現,而從未開放的黨團協商也首次攤在陽光之下。立委諸公的各式杯葛與武鬥,以及協商時的齟齬不合,都在電視上公開播送,宛如活生生的官場現形記,使國人能夠透過收看予以公評。


為使服務更加健全完善,不但每一場會議都配有即時的字標,讓民眾能夠知道場上人物與會議概況,甚至在院會總質詢時還請來了手語翻譯,落實對聽障族群的尊重與體恤。種種措施,都是為務求國人充分瞭解立法院的議事運作,期使台灣的民主臻至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