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開府城貴婦的美貎──重繪臺南公館

(圖說:臺南公會堂最早名為臺南公館,極盡裝飾風格之能事,融合閩、日和歐風於一體。)

「臺南公館」在日本時代宛若貴婦般的出現在世人的眼前,我對著模糊的老照片,參考現在修復的模樣,發現落成之初真是貴氣逼人,要畫出來的細部描繪很複雜,也難怪修復工程非常艱辛。

現在人們經常將日治時期的許多歐風建築,只消是裝飾元素複雜者,統稱為「巴洛克藝術」(Baroque art),其實歐洲在文藝復興之後,15世紀末便試圖從文藝復興以來的比例、均勻、對稱等和諧的準則中掙脫出來,在建築上反而採用誇大的形式、複雜的裝飾等來進行顛覆,於是16世紀出現了風格主義(Mannerism)也有人翻成「矯飾主義」,不過使用「矯飾」的字眼則含帶輕蔑的意味,到了17世紀,因反對矯飾主義的過度誇大,仍興起巴洛克藝術(Baroque art)強調回歸自然和感情的藝術風格。

然而台灣未曾歷經歐洲藝術史的發展,一般所稱的巴洛克,只是便於解說,學界也有反對聲浪,日本自明治維新後積極向歐洲學習建築之道,1895年後許多建築師到殖民地一試身手,但絕不是單純的移植,反而是經過消化後的再思考與設計。「臺南公館」在1911年2月正式完工,由臺南廳技師矢田貝睦負責設計監造,我發現在形式上矢田刻意融合了閩式、日式和洋風的元素,相較於他的時代,算是表現得幾近於「矯飾」,或者說有點風格主義的味道。

台南會堂修復期間照片。攝影/魚夫。

這棟建築值得描繪的部份非常多,主塔上是曼薩爾式高聳的屋頂,舖以魚鱗瓦,還造了一座牛眼盲窗,中央凸起,顯得更為華麗雄偉;頂部女兒牆上立面有四支寶瓶,忽然加入閩式綠釉花磚,可是遠望並不唐突,好似本來就該長在那裡一般的自然;正面山牆上有細緻的雕花,在修復時特別請來「抺壁」老師父,研究後乃知使用花岡石碎米摻入特殊黏劑灌模製成,再以造型優雅的拱心石連結下方的圓拱門,令入口處更形宏偉;二樓採日式長窗鑲在由巨大的多奧尼克式柱所隔出的牆面,柱下牛腿托架居然是以水泥作裡,表面再施以洗石子,模仿歐洲的石造表面;一樓的牆面線條表現,集數學幾何之美,總體來說,雍容華貴,是府城一顆耀眼的明珠。

現在室內屋頂由於透空,反而可以看到係採和式雙柱衍架,旁築猫道;四周牆面舖以檜木為材料的擴音板,除音效考慮外兼具芳香怡人的檜木香;最奇特的是地下室設計成一排排圓拱門,彷彿走進了歐洲酒窖裡。

臺南公館落成後,1919年東京芝皓會的畫家來台寫生,作品就在公館展出,台灣本土畫會「赤陽畫會」包括陳澄波、顏水龍、廖繼春等人作品亦於1927年選擇公館展覽作品,其後諸如楊草仙、郭柏川、廖用其、林觀濤、鄭起東、李石樵、張萬傳、黃清呈、謝國鏞等,幾乎所有台灣重要畫家的作品皆曾相繼在此舉辦畫展,人文薈萃傳為美談,根據大正 13 年(1924)的統計,全年計使用了 301 次,顯現當時幾乎天天有活動的盛況,而「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後,蔡培火、連橫等人也都曾在此處演講。

臺南公館原以財團法人型態由官民合資興建,拆除吳園南邊枋橋頭的廳房動工興建,目的在成為公眾集會和教化百姓所在,1923年更名為「臺南公會堂」,然後逐步收為臺南州所有;1943年戰事漸趨緊張,「皇民奉公會」也曾來展出戰爭漫畫,加強全民敵我意識;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來台接收,更名為「中山堂」。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公會堂褪去風華,且幾成難民營。文史工作者周晶生說:

二次大戰的殘酷澆熄原本車水馬龍的台南公會堂,當國民黨政府的60萬部隊隨著中國大陸內戰轉進台灣,公會堂也承接了歷史的包袱。因為日治時代的政府建築都歸由國民黨政府管理,大批的部隊與軍眷便順理成章的進駐在台南公會堂,其中進駐的部隊有空軍供應司令部、陸軍六十二軍部與軍人之友社,而僅存的吳園,已經成為軍眷的暫時居身之所,違章建築充斥,甚至豢養雞、鴨、犬,肇致污水四竄,臭氣滿園,慘不忍睹,原本所肩負的社會教育與集會功能,從此停擺。

1954年政府將原有的眷舍搬遷,中山堂更名「實踐堂」恢復公眾集會的功能,並開始修復,只是所謂的修復,也不知是哪門派的美學觀,竟將整棟建物的牆面塗滿俗不可耐的咖啡色,1994年施治明市長任內一度倡議拆除,2005年市長許添財依「文化資產保存法」進行專業修古如古的工程,這才恢復了大部份的本來面目,連不起眼的古井也復原回來,至此公會堂風華再現,也果然艷驚四座,令世人讚歎不已!

用手機拍得影像來分享:


本文由 魚夫 授權,原文 連結 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