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行銷大解密 國研院李名揚世新開講

(上圖:國家實驗研究院媒體事務聯絡人 李名揚老師)
張馨仁/圖 李品臻/文

世新大學傳播講座今(5)日邀請到國家實驗研究院媒體事務聯絡人李名揚老師於世新大學廣電大樓小劇場演講,為學子們講述科學的社會行銷以及科學節目的行銷與宣傳。

李名揚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國立臺灣大學新聞所碩士,曾任聯合報記者、《科學人》雜誌採訪部主任,現為國研院媒體事務聯絡人,於2017年以科普節目《永不妥協-實驗室的挑戰故事》榮獲第52屆電視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並於2018年開始負責科技部「科技大觀園」之行銷宣傳工作。

「所謂的科學不應只是科學知識,而是件非常廣泛的事。」李名揚表示許多人自從進入高中後就沒接觸科學了,許多政大廣電系學生在這方面的背景是較弱的,故他認為科學推廣工作相當重要,才一直在做相關工作。

他以「肥皂的故事」為例,講述肥皂的分子結構為一長鏈分子,一端親油、一端親水,親油的一端黏住手上的污垢,水一沖就將污垢帶走,但總有人一聽到是科學方面的事情就不想繼續了解,以此勉勵同學們在未來若是要做科學傳播與行銷時,得去思考如何讓這些人願意去接觸、學習。

提及為何會接觸科學行銷,李名揚引用政大講座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錢致榕之言:「臺灣社會濫情又理盲」。他認為要靠行銷的手法讓人們願意去接受科學的資訊,民眾應對科學有基本的認識,認為凡事皆有道理可循,若看到沒有根據的事要抱持著懷疑態度,養成邏輯思考的習慣,並根據理性而非感覺做判斷,又理性思辨是民主社會的基礎,當每個人都能夠以理性和邏輯去思考時,才能夠開始討論事情。

科普節目「永不妥協─實驗室的挑戰故事」

談及為何要將節目名稱取為「永不妥協」,他說:「如果去問頂尖的科學家,他會跟你說『我一直都在失敗』,若是要做沒有人做過的事大概百分之九十九都會是失敗的。」所以必須要有永不妥協的精神堅持下去,在失敗中求成長、累積能量,才會有成功的機會。

李名揚說要做好一個科學影片,最重要的就是溝通以及相互了解。在製作《永不妥協-實驗室的挑戰故事》時,每一集都審查四遍,若東臺傳播與評審委員意見不同時就必須去做溝通,雙方都有其專業性,當專業和專業碰撞時,就是要溝通到雙方都有共識,這是非常重要的。

李名揚的求學、工作背景讓他了解若要提升社會大眾的科學素養,就必須仰賴科學傳播,他自研究所畢業、進入社會後從記者開始做起,而國研院媒體事務聯絡人的工作就是在整合科學和傳播,不僅是科學技術層面,而是結合生活、科學福祉,讓社會大眾對國研院的科技研發都能有所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