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顆糖,你的投資決策會更好?!

吃糖,提高自我控制力

凱利.麥格尼格爾,史丹福大學的知名心理學教授,也是知名暢銷書《自控力》(Autocontrol)的作者。她曾經在書中說到,血糖的增加,可在短時間內提高你的自控力。

書中提及,南達科他大學自控的「能量預算」模型。那個模型是由一位行為經濟學家X.T‧王(X.T. Wang)和心理學家羅伯特‧德沃夏克(Robert Dvorak)共同提出的。他們認為,對大腦來說,能量就像金錢。資源豐富的時候,大腦會支出能量;當資源減少時,它就會保存能量。為了驗證這一觀點,他們邀請了65個19~51歲的成年人來參與實驗,以測試他們的意志力。

這群受試者需要做一系列二選一的抉擇,例如:想要明天拿到120美元,還是要一個月後拿到450美元。測驗中的每一項決定都涉及,其中一個選項獎勵雖少,但得到的時間較短。

實驗前,研究人員會測量受試者的血糖量,他們認為血糖量是自控力可用「資金」的基點。在第一輪選擇後,有些受試者會得到一杯普通的含糖蘇打水(可以提高血糖量),而另一些人會得到零卡路里的無糖蘇打水。接著研究人員會再次測量血糖量,再讓他們做其他選擇。

結果發現,血糖明顯升高的受測者,他們會選擇時間長、獎勵更多的選項。相反的,血糖量降低的則會選擇時間短、獎勵較少的選項。實驗證明,能決定受試者選擇結果的並不是血糖量,而是血糖的變化方向。因為我們的大腦會問:「可用能量是在增加,還是在減少?」再決定做出支出或保存體力的戰略選擇。

當然除了大腦在能量降低時,自我控制的狀況較差外,另有其他原因。

衝動的人通常處於飢餓當中?

記得嗎?在說明大腦無法抗拒模式辨識時(參考文章:為何我們會相信不存在的模式?――對模式的執念),曾經提過我們的大腦還保有原始時代自我保存的本能嗎?遠古時代我們的大腦和所處的環境與現在截然不同,為了活下去,大腦會將食物的供應與保存當成身體的重要訊號。

德沃夏克和王(前述的兩位學者)認為,現代人的大腦可能仍把血糖量做為資源稀缺或資源充足的標誌。也就是說,原始時代,大腦學會將血糖量高低和能不能獲得食物相聯繫。如果你有一段時間沒吃東西,血糖量就會降低。所以大腦學會以血糖量做為指標。當你無法很快找到食物,大腦會透過血糖量能預測你還有多久會餓死。

總的來看,資源不足時,大腦會選擇滿足當下的需求;資源充足時,大腦則會轉向選擇長期的投資。在一個無法預測食物供應的世界裡,這是必要的反應。在食物匱乏的遠古時代裡,聽從飢餓的指示、衝動行事的人才能活下來,於是他們的基因被留存下來。

除了吃糖,還有呢?

研究表明,現代人在饑餓的時候更願意冒險。不幸的是,在現代社會,這種本能已經沒什麼好處。身體的血糖量變化不再是饑荒的前兆,但是,當血糖降低時,你的大腦仍會考慮短期的感受,衝動行事。大腦的任務還是獲得更多能量,而不是確保你做出明智的決定,實現長遠目標。

當你無法控制自己面對市場下跌的恐懼,或亟欲改變投資的時候,吃點甜食吧,有助你維持意志力。雖然仰賴糖分能幫助你面對短期的情況,就長遠來說,過度依賴糖分有礙健康。那麼要對治大腦的原始本能,不至在市場波動時,做出錯誤決策,你還有什麼選擇呢?答案就是「機器人理財」!機器人理財可以排除你的情緒與不當行為,直奔你的財務目標。若你想了解更多,請參閱機器人理財專欄

文章轉載自:阿爾發機器人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