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內向就是怕羞?帶你秒懂這三個詞彙不等於「內向」
也許自我實現總是一種後天培養的體驗。——派翠西亞.漢普(Patricia Hampl,作家)

害羞、精神分裂和高敏感這些含糊不清的詞彙,經常被交錯形容性格內向者。這些名詞與內向性格不盡然同義,但我認為每一個詞彙都抓住了人類經驗中的一些重點。

接下來,我將為每一個詞彙下定義,並舉例加以說明,使它不再那麼模糊。性格內向者和外向者都可能害羞、精神分裂和高敏感。

內向

內向(Introversion)是一種協調你內在世界健康的能力。它是一種具建設性、創造性的特質,許多對這個世界做出重大貢獻的獨立思想家,都具備這種特質。

性格內向者具有一定的社交技能,他們喜歡與人交往,喜歡某些類型的社交活動。然而,聚會上的閒談可能會耗盡他們的精力,而幾乎不會帶來什麼回報。除此之外,性格內向者喜歡一對一的交談,群體活動會使他們覺得壓力太大和精力不夠。

害羞

害羞(Shyness)是一種社交焦慮,是當一個人處於人群之中時,最強烈的自我意識體驗。它可能有一些遺傳的根源(表現的形式是對恐懼反應極為強烈),但它通常是從學校裡、和朋友交往的過程,以及在家庭的經驗裡學會的。對某些人來說,害羞會在不同的年齡、在一定的情境下出現和消失。

害羞的人可能在一對一的交談中,或在群體情境中感到不舒服。這不是精力的問題,而是對社交情境缺乏信心;它讓你對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心生恐懼。它會讓你汗流浹背、全身發抖、面紅耳赤、心跳加快、自我批評,並且相信人們在嘲笑你;它是一種感覺,以為自己是站在強光下的唯一一人,你希望地上能有一道縫,可以一頭鑽進去。害羞並非你的本質,而是你認為旁人對你的觀感如此所致,因此容易受到行為變化的影響。

如果性格外向者是害羞的,他們需要和其他人作伴,好養精蓄銳,以承受巨大的壓力。好消息是,透過學習策略改變你的行為,能夠明顯降低害羞的情況。

精神分裂

有精神分裂(Schizoid)問題的人們活在左右為難的痛苦境地之中。他們需要與別人建立一定的關係,卻又害怕跟別人的接觸過於密切。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個體在精神受到創傷、以及(或者)受到忽略的家庭中長大。他們採取退縮或獨處的態度,以避免與他人接觸帶來的任何傷害。

精神分裂人格障礙是精神健康領域內一種常見的症狀。許多心理治療師將它與性格內向和害羞相混淆,認為似乎全都是一樣的,然而其實並不相同。

高敏感

高敏感(Highly Sensitive)是人們生來就具有的某些特質,通常被描繪成第六感。有這種特質的人反應非常敏銳、直覺強、善於觀察,比大多數人擁有更好的辨別力。他們可能遠離社交活動,因為他們害怕那洪水般令人煩惱的感覺。性格內向者和外向者都可能是高敏感族。

如果你正在接受心理諮商,請注意你的治療師是否瞭解這四個詞彙的差異。

噢,小熊維尼!你認為牠是一……一……一隻大臭鼠(Woozle)嗎?——小豬(Piglet)

我們最喜愛的一些文藝作品、電影和電視中的人物,都是性格內向的。可能是因為非常多的作者、藝術家的性格都較為內向,所以將內向的性格融入到他們的作品之中。看看以下的列表,想想他們的特質,如智慧、不局限於事情本身、進行思考的能力、注重細節、對團體需要的考慮、做出困難決定的能力。
漫畫《小熊維尼》(The Complete Tales of Winnie-the-Pooh) 中的貓頭鷹博士、小豬(害羞且性格內向)和男孩羅賓(Christopher Robin)
電視影集《風流醫生俏護士》(M*A*S*H)中的﹁雷達﹂(Radar,即Cpl. Walter ‘Radar’O’Reilly)
漫畫《花生》(Peanuts,即後來的卡通《史努比》)中的奈勒斯(Linus Van Pelt)、謝勒德(Schroeder)、富蘭克林(Franklin)和瑪茜(Marcie)
電視影集《星艦爭霸戰:銀河飛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中的讓尚路克.畢凱上校(Jean-Luc Picard)和顧問特洛伊(Troi)
電視影集《艾莉的異想世界》(Ally McBeal)中的艾莉
電視影集《白宮風雲》(The West Wing)中的總統約書亞.巴特勒(Josiah Bartlet)
英國謀殺天后、偵探小說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ne)塑造的著名偵探人物白羅(Hercule Poirot)
雕塑﹁沉思者﹂(e inker)
小說《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中的阿提克斯.芬奇(Atticus Finch)
小說《記憶傳承人》(The Giver)中的喬納思(Jonas)

內容節錄自內向心理學:享受一個人的空間,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