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北京市場鮭魚砧板驗出病毒 張上淳:「環境污染」機會比較大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認為,「個案」造成環境污染的機會比較大。(圖/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國北京新發地市場鮭魚砧板上驗出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引起當地人恐慌,讓不少人嚇得不敢吃鮭魚。到底鮭魚是不是感染源,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天認為,「個案」造成環境污染的機會比較大。

更多新聞: 快新聞/「百事可樂」北京廠出現確診病例 緊急停產停業

北京疫情復燃,新發地市場處理進口鮭魚砧板上,檢測出武漢肺炎病毒,讓北京主要超商、超市鮭魚產品下架。不過鮭魚是不是感染源,一時引發外界猜測,有專家認為海鮮本身帶毒的可能性非常小,感染原因主要應是環境。

張上淳指出,指揮中心在這段時間,除了直接跟北京獲取相關資訊外,多數資訊也是從媒體報導而知,特別是北京一開始出現群聚個案時,當地注意到新發地市場疫情,很快做了環境採檢,不只在鮭魚砧板上發現病毒,其他環境也有陽性結果。他認為,「個案」造成環境污染機會比較大。

張上淳表示,兩種可能造成砧板呈現陽性。他說,第一,環境上很多人帶有病毒而污染到環境。第二,魚本身造成砧板出現病毒核酸。

魚本身不會感染新冠病毒,張上淳說,因為魚沒有人類的肺部組織,但魚的表面是否為輸出國時,因處理人相當污染而造成於表面包裝污染?

張上淳解釋,魚在冷凍保存時,病毒可以存活時間長,但如果魚遭到感染而帶到輸入國,解凍後污染到相關器皿、食品本身,通常必須要有相當程度污染,才可能造成接觸的人遭到感染。他認為,這個機會相對小,因為當前並無太多科學證據。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中國稱病毒來自歐洲 專家這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