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期盼台灣獨立民眾破50%大關! 台灣民意基金會:打破藍綠維持現狀迷思
期盼台灣獨立的民調再創新高。(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公布最新民調,針對台灣人的統獨立場以及關於「中共真的武力犯台」的民意反應來調查。結果發現,有54%台灣獨立,23.4%維持現狀,12.5%兩岸統一,10%沒意見、不知道、拒答。 意即在20歲以上的台灣成年人中,「台灣獨立」是五成四台灣人對未來的期待和選擇,遠超過半數,再一次打破台灣官方不分藍綠長期所宣傳「台灣人希望永遠維持現狀」的假象、迷思與謊言。

更多新聞: 快新聞/藍綠認同度皆下降 台灣民意基金會:不滿兩大黨的中間選民再起

民調表示,台灣人統獨傾向是牽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關鍵變數,是該基金會自1991年開始就長期觀察的重點項目。此次再度問及「 國內對於台灣前途問題有很多爭論,有人認為兩岸統一比較好 ,也有人認為台灣獨立比較好。請問您的意見是怎樣 ?」

結果發現,54%台灣獨立,23.4%維持現狀,12.5%兩岸統一,10%沒意見、不知道、拒答。換言之,在20歲以上的台灣成年人中,「台灣獨立」是五成四台灣人對未來的期待和選擇,兩成三期盼未來繼續「維持現狀」,約一成三期盼未來「兩岸統一」。

這項發現顯示,遠超過半數的台灣人期待台灣未來要獨立,再一次打破台灣官方不分藍綠長期所宣傳「台灣人希望永遠維持現狀」的假象、迷思與謊言。


台灣人的統獨立場(2020/6)。(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和最近一次調查(2019/12)相比,最新這份民調發現,期盼未來台灣要獨立的人大幅上升8.1個百分點,突破50%大關,而期盼未來要繼續維持現狀者減少3.4個百分點,期盼未來兩岸統一者沒什麼變化,略增0.8個百分點。整體來看,台灣人統獨傾向出現戲劇性的重大變化,民心思變,對台灣內在政局發展和兩岸關係走向都將有極為深遠的影 響。


台灣人的統獨傾向:前後兩次比較 (2019/12、2020/6)。(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由於台灣不分藍綠的官方長期都宣傳「維持現狀」的主張,因此民調針對受訪者中偏愛「維持現狀」選項的人,進一步問「如果現狀無法維持,您的選擇是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結果發現,在23.4%一開始選擇「維持現狀」的人當中,有 44.1%台灣獨 立,33.6%永遠維持現狀,22.3%兩岸統一。根據這項數字,重新換算台灣人統獨傾向,發現有64.4%台灣獨立,7.9%維持現狀,17.8 兩岸統一。

該顯示指出,六成四台灣人選擇未來台灣要獨立,這是台灣獨立力量的大躍進,也是新的歷史高峰。整體來講,走過三十年台灣歷史的風雨,台灣人統獨傾向出現前所未有的大變化, 到今天,贊成「未來台灣要獨立」的台灣人是史上最多的時刻。同時,贊成「兩岸未來統一」人數是史上最少的時刻。


台灣人統獨傾向的長期趨勢 (1991~2020/6)。(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民調另外也針對,中共當局最近重申「不放棄武力犯台 」來提問,結果發現有13.7%非常害怕,29.6%還算害怕,25.4%不太害怕,29.2%一點也不害怕,2.1%沒意見、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在20歲以上台灣成年人中,有四成三基本上會害怕「有一天中共真的武力犯台」,但有約五成五 的人不害怕,不害怕的人比害怕的人多12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台灣社會明顯過半數的人並不會害怕,意味著中國屢屢動輒採取軍事威攝行動,企圖武力恫嚇台灣,但效果顯然不彰。

首先,對於戰爭,性別差異確實很大。當有54.7%女性會害怕中共有一天真的武力犯台,卻只有 31.3%男性會害怕;從另一個面向看,當66.6%男性不怕中共武力犯台時,卻只有43.1%女性不害怕。

第二,從年齡的角度看,在20-24歲年輕人中,有64.9%會害怕有一天中共真的武力犯台,但25歲以上的台灣人,不害怕的都遠多於害怕的。由此可見,社會經驗與歷練的多寡可能讓人們對於中共真的武力犯台有不同的認知與感覺。

第三,從教育程度來看,除了小學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害怕中共真的武力犯台者略多於不害怕者,其他初/國中以上到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不害怕的都遠多於害怕的人。

第四,從職業的角度來看,十項職業分類中,除了學生和家庭主婦外,其他八類職業類別包括自營商/企業主、高階白領人員、低階別領人員、軍公教人員、勞工、農民、退休人員和無業/待業者,不害怕的都遠多於害怕的人。


台灣人對「中共真的武力犯台」的態度(2020/6)。(圖/台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委託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執行,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調查期間為2020年6月15到16日,調查對象為全國20歲以上成年人,以全國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並以系統抽樣加尾數2碼隨機方式抽樣,有效樣本1074人,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正負2.99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