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傳統產業創生機 台灣豬農蓋智慧化豬舍

1997年台灣爆發口蹄疫疫情後,養豬產業遭受重擊,外銷出口一厥不振了將近24年,又隨著豬農年齡層老化、勞動成本提高等,台灣養豬戶逐漸消失、養豬頭數也逐年大減,但在養豬產業面臨種種考驗之際,卻有一群人希望翻轉傳統展業,抓住一線生機。

更多新聞: 上萬隻鴨軍出籠除蟲害一舉數得!省掉農藥、鴨子飼料費用

宜美牧場負責人蕭鵬飛說,「我叫蕭鵬飛,因為我們在畜牧業已經差不多30年,我們在這裡有一個理想,想說可以用最好的設備,把這個豬養到跟外國的這個成績這個效率這麼好。」

翻轉傳統產業創生機 台灣豬農蓋智慧化豬舍

這裡是蕭鵬飛夢想的起點,他認為科技是畜牧業的救命繩,所以他想借鏡畜牧大國丹麥,蓋一間智慧化豬舍。宜美牧場場長蕭穎哲也說,「防疫嘛我們希望能夠達到跟丹麥一樣的話,就是人車分離。」宜美牧場負責人蕭鵬飛則說,「像這個肉豬舍,我們在高床下面分割出來,中央集糞溝水會跑到下面層,豬屎就在上面。」

翻轉傳統產業創生機 台灣豬農蓋智慧化豬舍

台南柳營,蕭鵬飛的夢想正在起飛,而山的另一端,一個高科技的養豬王國,已矗立台灣整整50年。福昌豬場總經理楊杰表示,「你在台灣吃的豬肉,每三頭就有一頭可能是福昌的後代,我們的場裡是從設立開始,我父親他參考國外的標準,就已經是最嚴謹的生物安全的一個管制。」

翻轉傳統產業創生機 台灣豬農蓋智慧化豬舍

換裝、消毒、沐浴,再換裝、再消毒,唯有通過層層關卡,才能踏入福昌的「養豬王國」,嚴謹防疫使福昌豬場站穩每一步,而讓他們攀上高峰的是科技。

楊杰表示,「人工授精的誕生就是因為我們可以把採下來的新鮮精液,在我們的品管員他做檢查,那根據它的濃度良率,以及它的精蟲數等等呢,我們可以判斷說,它可以做成8~10劑量,我們也成立我們的分子育種中心,透過基因的選育,培育出適合臺灣的需求的一個品種,養豬事業它是一個成熟產業,而且是民生必需的一個產業,從事養豬產業,反而覺得我很光榮。」

翻轉傳統產業創生機 台灣豬農蓋智慧化豬舍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美豬問題延燒 陳吉仲:僅佔全國消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