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農產品種外流中國負面影響大 陳吉仲「強化保護台灣種」:政府已採五大措施
陳吉仲強調,品種外流到與我國生產環境相似的中國,對台灣農業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台灣農產品種外流中國問題近日廣受討論,針對此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明,事實上台灣農產品種外流中國的問題存在已久,為了改善品種外流中國的情況,政府已採取五大措施。陳吉仲強調,品種外流到與我國生產環境相似的中國,對台灣農業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更多新聞: 快新聞/國民黨公投連署今送件 民進黨批:淪江啟臣黨主席選舉造勢

近日各界相當關心台灣農產品種外流中國的問題,我國駐日代表謝長廷昨日就透過臉書呼籲,台灣政府應追查台灣農業技術外移的真相,且為防止台灣農產品種、技術外流對農民權益造成傷害,採取防範究責措施也是必須的。

陳吉仲今日下午針對上述問題做出回應,他表示,事實上台灣農產品種外流中國的問題存在已久,自1987年起,台灣和中國交流變得頻繁,加上過去政府品種權觀念薄弱、管制不嚴,導致部分台灣研發技術和品種被帶到中國,包括鳳梨、芒果、蓮霧、蜜棗、釋迦及部分水產品,其中鳳梨和芒果更已大量生產,且主要是早期無品種權的台灣品種。

為了改善品種外流中國的情況,陳吉仲說明政府已採取五大措施,包含:

  1. 涉及國家核心科技人員管制出境,相關農業技術之發表應報農委會同意,違者將負洩密之責。
  2. 動植物新品種在5年內禁止輸出。
  3. 禁止境外侵權農產品回銷臺灣。
  4. 積極在海外市場申請品種權,發動法律戰捍衛我國品種利益。
  5. 依產業發展需求,大幅增加種苗及種畜禽輸出管制項目。

至於台澳荔枝合作案,陳吉仲說有媒體將之與台灣品種外流中國相提並論,但這樣的類比並不合適。他說明,台灣和澳洲的合作,是在完善的法規制度、完整的品種權保護與正式的雙邊協議下進行。

陳吉仲表示,品種外流到與我國生產環境相似的中國,對台灣農業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但與生產季節和我國相反的澳洲正式合作,則有利於台灣農業提升競爭力。陳吉仲說,國際農貿戰略佈局是高度複雜且專業的事務,希望外界能有正確認知,勿以扭曲錯誤的資訊,傷害台灣農業發展。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快新聞/樂扉寶寶米餅違法使用「工業用氮氣」 新北衛生局重罰180萬元並令暫停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