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史博館與國臺圖共同策劃的展覽「書封/畫風:書封設計的斜槓年代」即將於2021年7月10日至8月22日假國臺圖登場,一探臺灣藝術家投入書籍設計的多重面貌。故本期特別邀訪南藝大藝術史學系副教授林素幸,分享臺灣裝幀的發展歷程,娓娓道來裝幀,這個有別於傳統的藝術類型,如何反映藝術思潮,映射設計概念在臺灣逐步成形。

更多新聞: 台中購物節登錄金額首日破億 盧市長首抽10萬現金幸運兒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藝術家裝幀技藝的創生

一道風在日殖時期經由藝術家之間的師承來到臺灣!插畫本風潮起源自1920 年代巴黎,隨著日籍留歐藝術家帶回日本,「藝術家裝幀」一時蔚為流行,「限定本」的講究與稀有又使之具備收藏價值,而後風潮又吹拂到臺灣。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日殖時期的書籍裝幀受到源自歐洲的插畫風潮影響,從封面到內頁大量置入精美插畫。圖為昭和十一年(1936)佐藤春夫《霧社》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日殖時期的書籍裝幀受到源自歐洲的插畫風潮影響,從封面到內頁大量置入精美插畫。圖為昭和十一年(1936)佐藤春夫《霧社》

長住臺灣、醉心於製作手工限定書的西川滿,就曾與宮田彌太郎、立石鐵臣等畫家合作,從封面到內頁大量置入精美的插畫,並且運用不同的材質,使得這些限定本手工書成為藝術品。日本詩人兼小說家堀口大學曾在見到西川滿的作品之後讚嘆:「『美麗的書來自臺北』的名言,真是越來越不可動搖了!」

在臺灣,「美麗的書」自日殖時期到二戰後,也曾經有過一段漫長的流變,藝術家/設計師各自的風格與彼此的合作、政權的改變、技術條件的變革乃至思潮的引入,都使之在不同階段有了複雜的故事。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日殖時期裝幀設計擅長運用不同材質與手工質感,呈現如藝術品般的作品。圖為《とんぼ玉》(琉璃珠)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日殖時期裝幀設計擅長運用不同材質與手工質感,呈現如藝術品般的作品。圖為《とんぼ玉》(琉璃珠)

賦予書本生命:書籍作為藝術品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林素幸長期投入裝幀設計研究,在回顧臺灣書籍裝幀創生的這段歷史時,特別提及日殖時期藝術家們是「將書本視為完整的藝術品,在設計之中賦予書生命」。

這是手工裝幀的黃金年代。當我們將一本本珍藏的手工書排開,林素幸一頁一頁詳解鹽月桃甫、立石鐵臣為書封與內頁繪製的插畫,如何表現臺灣的風土、原住民族的紋樣,又或者西川滿如何在《媽祖祭》裡大膽放入臺灣民間常見的金紙、紅色掛箋與門神版畫。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1935年4月西川滿在《媽祖祭》裡大膽放入台灣民間常見的金紙、紅色掛箋與門神。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1935年4月西川滿在《媽祖祭》裡大膽放入台灣民間常見的金紙、紅色掛箋與門神。

唯有親眼見到這些令人目不暇給的細節才更能明白,整本書籍是從封面、內頁、封底到書盒如何被藝術家們以「一體」考量,視為完整的藝術作品。書籍正是在這之中被賦予「生命」,不僅僅是語言與思想的載體。

對於書籍裝幀的投入,連帶影響了臺籍藝術家也投入書籍裝幀,譬如由林之助設計、林玉山繪製插畫的《三國志物語》,融入了畫家以民間傳統繪畫背景繪製的神佛畫像;又或者李石樵設計的《臺灣文學》創刊號則以明豔的色彩、特色植物呈現島嶼的特色。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李石樵設計的《臺灣文學》1941 年9 月創刊號則以明豔的色彩、特色植物呈現島嶼的特色

1930 年代印刷與裝幀技術的進步讓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平裝書籍更有機會普及,但也有許多藝術家刻意保留傳統的線裝,《臺灣風土記》即以西式橫向的版型融合中式線裝及封面題字,呈顯中西融合的趣味。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1939 年2 月由西川滿編輯的《臺灣風土記》以西式橫向的版型融合中式線裝及封面題字,呈顯中西融合的裝幀設計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1939 年2 月由西川滿編輯的《臺灣風土記》以西式橫向的版型融合中式線裝及封面題字,呈顯中西融合的裝幀設計

從藝術到設計:二戰後裝幀的概念演化

受過完整藝術史訓練的林素幸,亦曾任教於設計系,豐富的背景使她得以敏銳地意識到書籍裝幀在藝術史上的特殊性。她認為裝幀有別於傳統的藝術類型,實則是提供了藝術家另一種表現形式與發揮的舞臺,更反映著印刷技術與出版文化的演變,同時,也是藝術家藉以參與社會連結的途徑。

書籍裝幀綜合了各種工藝技術與應用藝術,實則也反映著藝術思潮的演變,有時更加靈活地讓時代投映在紙頁之上。譬如二戰後張大千、溥心畬等大家的書法出現在書封題字,黃榮燦的木刻版畫也成為許多出版品的封面,楊英風設計的雜誌《豐年》則結合了立體派的風格,都一改日殖時期的裝幀取向,反映著國畫論爭背景之下,膠彩逐漸成為弱勢的媒材,而傳統書畫,甚至西方藝術的「現代」思潮則成為主流。

裝幀作為一種實用藝術形式,也反映著「設計」的概念如何在臺灣逐步成形。早在設計成為獨立的專業之前,美術編輯與封面設計的工作經常由藝術家擔綱,雖也因此讓許多前衛而具有實驗性的裝幀得以產生,然而「設計」的實用取向、技術性與商業成分在此時並未被充分認知。從1961 年臺灣首家「國華廣告公司」成立,黃華成等畢業自師大藝術系的校友也紛紛開始以設計為職業,並且舉辦美術設計「黑白展」,在其中發表設計作品。由此「設計」讓藝術的含義變得複雜,創作者們甚至開始由此反思藝術如何跨越純藝術的局限,成為「現代藝術」的起點。

回顧臺灣的裝幀發展,林素幸認為,作為一種新興的領域,書籍設計實則囊括了繪畫、文學、物質文化等多重的文化層面,相較於純藝術更積極回應了實際的生活需要,並且在出入出版市場的同時為藝術史帶入了刺激。藝術家們走入生活,或者如前述西川滿借取民間習以為常的物件融入設計,又或者如楊英風運用民間元素拓寬了藝術的題材與視野,乍看 僅是從外部擷取日常生活的片段再加以改造,實則也提供我們看待日常生活的不同視角,並為尋常之物賦予不同的意義。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臺灣裝幀的創生與發展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林素幸長期投入裝幀設計研究

書與畫的交會:裝幀與繪畫的參差對照

藝術與設計兩種型態不同的領域如同鐘擺的兩端,前者更著重創作者主體,後者則涉及出版、市場與社會面向,藝術家在兩端之間來回擺盪,展現出不同的創作面貌,這樣的「斜槓」觀點則豐富了我們的藝術史視野。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此次與國立臺灣圖書館(以下簡稱「國臺圖」)合作,從兩館的館藏之間找到「書與畫的交會」,共同策劃「書封/畫風:書封設計的斜槓年代」主題展。國臺圖藏有許多日殖時期以來的臺灣書籍,史博館則基於歷史因緣,隨著臺灣戰後的藝術發展累積不少館藏。館員在細膩梳理兩邊館藏之後,發現許多藝術家在繪畫創作之外也跨足書籍裝幀設計。

於是,兩館結合了各自的館藏特色,以藝術家「斜槓」裝幀設計的概念為軸心,透過並陳藝術家設計的書冊、創作的繪畫,映照出在早期「設計」概念仍未走向專業化的年代,臺灣繪畫與裝幀設計不時交會的發展史。

更多新聞: 裝甲老兵當志工 鐵漢柔情創「耆」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