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筆讚〉翁達瑞-再錯過諾貝爾經濟學獎感言
(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文/翁達瑞(陳時奮)

更多新聞: 〈全民筆讚〉曹興誠-請問中國人馬英九,你要欺負台灣人到什麼時候?

附圖一是我在去年此時的貼文,感嘆錯過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年再度錯過,枉費我徹夜難眠等電話,結果得獎的又是別人。

〈全民筆讚〉翁達瑞-再錯過諾貝爾經濟學獎感言
附圖一:去年錯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感言

諾貝爾奬委員會的慣例,就是在清晨用電話通知得獎人好消息。所謂「徹夜未眠等電話」的說法,其實是北美學者的自嘲。請大家不要誤解我也在排隊等得獎。萬一真的得獎,我會率先在這裡公告。

今年有兩位台灣人登上諾貝爾熱門得獎名單:化學獎的翁啟惠與文學獎的李昂。雖然兩人最後都沒有得獎,但能在熱門名單上面,已經是莫大的榮譽了。

與學術有關的諾貝爾奬,獲獎的都是有「重大影響」的研究。所謂的重大影響指的是研究有重大的理論、方法、與運用突破。

獲得諾貝爾化學奬的研究,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方法」的突破。今年得獎的是「分子快速連結」方法,把化學分子當樂高積木,快速組合成全新的物質,包括各種藥品。

得獎研究的影響力可從谷歌的學術引述數字獲得應證。今年得獎的丹麥化學家Meldal,關鍵研究的引述數字超過九千(附圖二)。前年得獎的Doudna,成名作的引述數字甚至超過一萬四千(附圖三)。

〈全民筆讚〉翁達瑞-再錯過諾貝爾經濟學獎感言
附圖二: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谷歌學術引述數字

〈全民筆讚〉翁達瑞-再錯過諾貝爾經濟學獎感言
附圖三:前年化學獎得主的谷歌學術引述數字

翁啟惠的主要著作大約有一千五的谷歌學術引述(附圖四)。大體而言,得獎研究的引述門檻在三千左右。在未來幾年,若翁啟惠的研究繼續被大量引用,他仍有很大的得獎機會。

〈全民筆讚〉翁達瑞-再錯過諾貝爾經濟學獎感言
附圖四:翁啟惠的谷歌學術引述數字

經濟學獎的頒獎規則又有些不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研究大概可以分成兩類:理論的創新與現象的觀察。

重大的理論創新有兩大特點:過去從未有人提出;提出後大家一看都懂。重大的現象觀察則可分為兩類:推翻傳統看法的觀察;具有實務價值的觀察。

我最喜歡的經濟理論創新是「市場訊息不對稱」,可用來解釋就業市場的學歷主義,保險市場的詐保行為,以及廣告的品質訊息功能等。

經濟學算是相當成熟的學門,理論創新不容易。近幾年的得獎研究以現象觀察為主,沒有簡單易懂的理論創新。

去年得獎的研究屬推翻傳統看法的觀察,即勞動市場的因果關係並不成立,例如提高工資未必增加失業。今年得獎的研究則具有重大的實務價值,即透過銀行業的管制預防大規模的金融危機。

以上是我今年又錯過諾貝爾獎的感言。明年我還會繼續等候諾貝爾奬委員會的電話。希望有一天我貼文的題目會變成「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感言」。(最後這句話也是自嘲喔!)


本文轉載自:翁達瑞臉書

--

※〈全民筆讚〉為公開投稿平台,投書言論不代表《民視新聞網》立場。

作者/翁達瑞(陳時奮),美國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劉致綸

更多新聞: 〈全民筆讚〉曹興誠-一個中國,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