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蔡英文時代」接班人選洗牌 學者:票投蔡英文的中間選民不見了
九合一選情不如預期,總統蔡英文(左)及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右)26日表示,虛心接受選舉結果。(圖/民視新聞)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

九合一選舉落幕,國民黨奪13縣市,得票數約570萬(50.3%);民進黨拿下5縣市,得票數約474萬(41.62%);民眾黨拿下新竹市;無黨籍則取得苗栗縣及金門縣。總投票率約為61%,創下史上新低,有數縣市未達6成,許多民眾沒出門投票,成為左右選舉的一個關鍵,但就民進黨得票率、得票數來說,2018甚至2020年政黨票,幾乎無大幅度的增減,反倒是因為綠營黨內支持者「期待」的落空,重新打亂了前副總統陳建仁、副總統賴清德、前桃園市長鄭文燦、無任所大使林佳龍這些潛在接班人「氣勢」的排序。

更多新聞: 藍營九合一得利 學者:投票率低淪為基本盤對決

投票率歷史新低,多個縣市未達6成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表示,由於欠缺全國性的話題,選前就有預估這次地方選舉的投票率應該不會太高,像是2014年有太陽花運動衝擊、2018有韓國瑜效應席捲全台。今年僅有林智堅論文案、高虹安公積金疑雲及其他論文爭議案件等負面新聞,未激發大規模選舉的熱情,代表著中間及獨立的選民,對地方選戰不抱熱情,而政見的公共討論遭到邊緣化,雙邊操弄仇恨的負面價值選戰模式,也無法引起選民興趣。

選情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26日晚間針對九合一地方選舉結果,發表談話。(圖/民視新聞)

民進黨本屆縣市長得票數474萬,2020年的政黨票則是481萬,大致維持了基本盤。若與總統大選相較,國民黨570萬大概和2020年韓國瑜552萬得票相當,但民進黨和蔡英文的817萬則是足足掉了約340萬票。代表有很大比例投蔡英文總統票的選民,地方選舉沒投票,才導致民進黨挫敗。

「後蔡英文時代」接班人選洗牌 學者:票投蔡英文的中間選民不見了
民進黨、國民黨近幾年選舉得票數。(圖/民視快新聞製作)


藍綠基本盤鞏固,票投蔡英文的中間選民沒有出來

而這並非綠藍白三政黨政治板塊「海嘯」級的衝擊。因為本屆的縣市長選舉,藍營催出基本盤,大致延續2018年的結果,可以說鞏固了基層的實力。綠營也是維持2018的政治實力,和總統大選相較之下,則是「只剩下」基本盤,2020年因為韓國瑜反動員出來,票投蔡英文的中間選民,在這次幾乎沒出來投票。

因為民進黨在北部沒能尋求連任的4個關鍵縣市:基隆、台北、桃園、新竹由國民黨拿下3個,民眾黨拿下1個,因此在席次上形成民進黨「大敗」的印象。但就得票率、得票數來說,2018甚至2020年政黨票的部分,幾乎沒有大幅度的增減。

綠營支持者「期待」的落空,打亂接班人「氣勢」上的排序

民進黨在2016年的勝選,帶來2018年的期待;幾乎複製到2020年的勝選,讓今年2022年的期待落空,帶來一樣、甚至更大的衝擊。今年敗選之後,蔡英文26日晚間請辭黨主席,加上蔡英文總統在2024年已經無法連任,因此「後蔡英文」時代將提早開始。

前副總統陳建仁、現任副總統賴清德、甚至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前台中市長與前交通部長林佳龍等,都可能要提早佈局2024。因為綠營支持者「期待」的落空,重新打亂了這些潛在接班人在「氣勢」的排序。林佳龍慘敗新北瀕臨出局、鄭文燦輔選失敗直接重創、蔡英文操盤失利影響陳建仁,大概只有賴清德沒有直接的政治責任,因此維持一定的實力。後續由誰接任蔡英文擔任主席,將可能直接影響2024年的提名。

沈有忠認為,總體而言,第一,就選票來看,藍綠基本盤都無大幅度鬆動,只是延續了2018年後兩黨的基層實力。第二,中間選民、獨立選民的存在,不但影響了本次選舉幾個關鍵選區的結果,也絕對足以在藍綠各自鞏固的基本盤下,左右2024總統大選的勝敗。最後,綠藍白選後內部政治勢力的重組或調整,會以不同的方式開始上演。

沈有忠指出,民主不是只有選舉,選舉展現的民意,是各政黨需要仔細去解讀的。台灣的民主擁有韌性,不能適應民意來調整主張,反過來要操作民意牟取政治紅利的政黨,不管是什麼顏色,終究會在選舉中逐漸淘汰。

選情
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圖/民視新聞)
更多新聞: 綠營新北5優勢選區全失守  學者:需解決黨內派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