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路‧哈勇譽被為「原住民幾米」 「生笙不息」裝置藝術成遊客拍照景點

民視新聞/賴國彬桃園報導

桃園市復興區泰雅故事公園內,有個「生笙不息」戶外裝置藝術,是遊客喜歡拍照打卡的景點。創作者是有「原住民幾米」稱號的米路‧哈勇。他繪畫風格線條分明、用色鮮豔繽紛,擅長以色塊、分割的技法創作經常從自身泰雅文化找創作靈感,最大願望就是成立部落美術館,用藝術傳達泰雅文化故事。

更多新聞: 劉至翰買綜合莓果「整包吃完了」 傻眼點名好市多:怎麼辦?

色彩鮮豔的繪畫作品,線條俐落、筆觸柔和。希望欣賞畫作的人,得到充分的平靜感。這些畫作全是出自於有原住民幾米之稱的米路‧哈勇。

米路‧哈勇譽被為「原住民幾米」 「生笙不息」裝置藝術成遊客拍照景點
藝術家米路‧哈勇說,「從小就對畫畫有興趣,只是出社會這一段,做的是跟畫畫沒有關的,但我是對繪畫一直有在嘗試。」

米路在泰雅族語Miru是書寫、圖畫的意思,他說自己從小就熱愛畫畫,高中也念廣告設計。但早期都是以寫實畫風為主,2007年以後,開始嘗試運用色塊、線條呈現創作。

藝術家米路‧哈勇說,「原住民的題材,不一定要那麼具象,我會希望說從創意的表現當中,讓人吸引人的一些關注點。」

米路、哈遠創作空間不只在畫布上,大型裝置藝術、壁畫更是米路‧哈勇揮灑創意的平台。

米路‧哈勇譽被為「原住民幾米」 「生笙不息」裝置藝術成遊客拍照景點
​​​​以泰雅族魚荃與海洋文化作為發想的「生笙不息」,是他最喜歡的作品。

藝術家米路‧哈勇說,「生笙不息是,最初的感動,所以我會希望未來的創作,也能生生不息,河水從河流出來,就看到有父子在這捕魚,地上的小魚就流進大型的魚荃。」

米路‧哈勇透過大量看畫覽、書籍,形成獨特畫風。原住民的生活,更是他創作重要的靈感來源。

藝術家米路‧哈勇說,「屬於泰雅族的,不管是大自然也好,或是生活起居會用的。」

除了把自己的餐廳掛滿畫作,當成另類藝廊,米路.哈勇更希望有照一日能成立部落美術館,好好傳承泰雅文化之美。

更多新聞: 快新聞/最新油價出爐! 中油:汽油不調整、柴油明起漲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