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接濟「台流」返台 補助經費提前用罄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中國經濟近年低迷,連許多台商淪為需要接濟的「台流」。今年(2023年)情況大為惡化。根據陸委會統計,光前半年,海基會已經處理56件,是去年(2022年)的80%,預算更是提前用罄。學者分析,中國經濟每況愈下,加上對台政策改變,台商或台幹求生恐怕只會越來越難。

更多新聞: 空服員應援團熱舞遭批「物化女性」民眾黨拒道歉 她指出「這重點」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2023.6)說,「大概有6百多萬(青年),目前還在尋找工作。」

中國官方日前公布,中國青年失業率,高達21%,也就是5位年輕人,就有超過1位找不到工作,創下歷史新高。就連在對岸的台灣人,同樣不好過。今年(2023年)在中國窮困潦倒,需要海基會接濟回台的「台流」,創下新高。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張國城說,「台流其實就是以前,許多台商到中國投資後來遇到困難,經營規模縮減甚至關廠,所以在那四處尋找工作機會,這個感覺上流來流去,所以這個就一般被稱為台流,其實很多人是面子上也不想回來,或是說在台灣的事業,也已經結束了,想要再東山再起也有一定的難度。」

海基會接濟「台流」返台 補助經費提前用罄
​​​​根據陸委會統計,近幾年台流人數明顯增多。去年(2022年)一整年,在中國因為遇到經濟困難、法律糾紛,以及醫療需求等因素,需要海基會派人接濟回台的案件,就有70件。而今年(2023年)光是前2季,海基會就處理了56件有關「臺商人身安全與兩岸經貿糾紛」業務,導致補助經費提前用完。

海基會秘書長邱垂正說,「今年的前半年,已經處理的這些案件,把今年的預算都用完了,海基會也會用自籌的款項來支應。」

海基會接濟「台流」返台 補助經費提前用罄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張國城說,「譬如說以前批准你(台商)獲得土地,然後進行這些勞力密集的產業的生產,是相當優惠,但是現在中國也強調產業的升級,對於這種純粹的勞力密集的產業,其實也不如像過去那麼歡迎。」

學者分析,受到國際圍堵,加上疫情復甦內需不如預期,中國經濟舉步維艱。在對岸賺取人民幣的的台灣人,拚事業,求生存,恐怕會越來越艱辛。

更多新聞: 高雄前金區大同社宅招租 9/5起受理申請資格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