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誤會一場! 《自然》期刊:LK-99「不是」常溫超導體
《Nature》期刊指出,LK-99「不是」常溫超導體。(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7月26日,南韓科研團隊宣稱,成功製造出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該消息震撼全球科學界,倘若此事為真,則人類科技將就此跨入新紀元;但整起事件恐怕是誤會一場。權威科學期刊《Nature》今(17)日發布最新文章,表示LK-99「並非」超導體。

更多新聞: 快新聞/台大化工實驗室疑氣爆 研究人員「非首次進行實驗」

「奇點」未至!上個月26日,南韓3位科學家宣布,他們找出了全新的常溫、常壓超導體材料「LK-99」;此種混合鉛、氧、硫、磷等元素,高溫加熱研製得到的灰黑色材料,具有常溫、常壓環境下,幾近零電阻的導電特性;消息一出引發全球科學界震動,一旦此事驗證為真,則不僅3位學者必定抱走諾貝爾獎,人類的科技水準也將如同數百年前「工業革命」一樣,從此邁入嶄新紀元。

但這樣劃時代的消息,恐怕只是烏龍一場;今(17)日權威科學期刊《Nature》(自然)刊登最新文章,以《LK-99 isn’t a superconductor》為題,直截了當地指出,經由其他科學家的實驗後證明,LK-99「並非」超導體。

快新聞/誤會一場! 《自然》期刊:LK-99「不是」常溫超導體
《自然》期刊直指LK-99「不是」超導體。(圖/擷取自nature網站)

在南韓團隊的實驗中,當LK-99溫度來到攝氏104.8度時,電阻將從約0.02歐姆釐米,瞬間驟降至0.002歐姆釐米;但此一關鍵溫度,被伊利諾州大學化學家Prashant Jain發現,與「硫化亞銅」特性一致;也就是說,南韓科研團隊的LK-99原始樣本,混入了硫化亞銅雜質,進而導致LK-99在此一特定溫度下,呈現出近似超導體的特性。

8月14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Solid State Research)在實驗中,將純粹的LK-99與其他雜質(如硫化亞銅)分離後,發現純粹的LK-99,不僅「不是」室溫超導體,反而是電阻高達數百萬歐姆、難以導電的「絕緣體」;也代表整起事件,從頭到尾恐怕就只是一場誤會:人類至今仍未突破科技「奇異點」,發現真正的常溫、常壓超導體存在。

《Nature》是一份成立於1869年、在國際上享有高度聲譽、知名度與影響力的科學期刊,由Springer Nature公司出版,是全球最重要的科學期刊之一;被刊載其上的論文,均經過嚴格的「同儕審查」程序,確保其科學性和可信度無虞。

更多新聞: 快新聞/「還路於民大遊行」8/20登場 民進黨秘書長許立明帶隊挺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