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調的左營萬年季! 網路引民怨陳其邁承諾允檢討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每年10月高雄左營的萬年季,蓮池潭邊的宮廟集結起來辦鬧熱,火獅繞境更吸引不少外地遊客慕名而來,不過今年(2023年)的萬年季,居民卻抱怨,不但火獅最後沒有燒化很奇怪,改用拉火獅的方式,大家穿上日式祭典外套,本土文化都變調,認為萬年季走味了,面對網路民怨,高雄市長陳其邁也承諾,做不好的會虛心檢討。

更多新聞: 體制外學校一堂課80分鐘「體感超快」 國三女曝1關鍵:上課方式有趣

台上歌星載歌熱舞,高雄左營年度盛事萬年季,國慶連假在蓮池潭邊登場,設在高雄孔廟的主舞台,吸引不少民眾慕名而來,只是大家都覺得今年(2023年)跟過往不太一樣。

現場民眾:「因為現在不像以前那種熱鬧的感覺,好像人潮很多,但是沒有像往年那種文化氣息,那麼濃厚的那種感覺。」

現場民眾:「(規模)比較小啦,之前比較大,往年都是人擠人啦,(今年呢?) 人就比較少一點。」

蓮池潭邊攤販:「做個小攤販而已,人潮很少的話對我來講,有也好沒好也好,我只是,說實在是生意很爛。」

攤販失望表情不在話下,過往萬年季最熱鬧的龍虎塔前,更顯得冷清,整個蓮池潭,除了孔廟有舞台表演,其他沒有任何裝飾和活動,人煙稀少,感受不到蓮池潭的文化活力。

不少廟宇也乾脆不玩了,甚至傳出不願迎接火獅駐駕,廟前廣場不復往年的熱絡,網路上地方社團,不少民眾直呼失望,質問萬年季怎麼了。

高雄知名的景點蓮池潭邊,大大小小的宮廟,形成了蓮池潭的獨特宗教文化,2001年周遭廟宇共同參與舉辦了第1屆的萬年季,以所在地左營舊城過往舊名「萬年縣」為名,連結在地歷史與文化。

州仔清水宮主委 李武可:「那當然當時也是為了想促進左營的觀光,所以地方這些宮廟跟區公所,來做這樣子的一個規劃,等於說一個巡禮,就是一個巡禮,一個等於說迓火獅、保平安,這樣子的一個想法。那當然火獅是創造出來的沒錯,但是它的具體的含義,也是說希望說藉由火獅,然後跟這些宮廟的串聯,然後跟神明這些串聯,能夠讓地方能夠祥和平安。」

用迓火獅來做串聯,出動人力扛火獅,繞行蓮池潭,並到各廟宇駐駕,帶動活動人氣,而每年的閉幕最高潮,當屬火獅帶走瘟疫厄運,回天庭向保生大帝繳令的燒化儀式。

變調的左營萬年季! 網路引民怨陳其邁承諾允檢討歷經20年努力,將萬年季打造成左營在地的文化節慶,不管是龍虎塔光雕、水上古典樂舞展演、無人機的結合展示、還有各廟宇的特色推動,可謂群策群力。

只是這次,市府打造了一座全新重達950公斤、5.6公尺高,被戲稱萬年季公仔的FRP巨型火獅,過往的萬人迎火獅,變成了眾人拉火獅,不但沒有燒化,簡化科儀,過程中民眾穿上有如日本的祭典外套,走味變成日本味被抨擊去在地化,也讓在地居民及廟宇,無法接受。

高雄市議員(國) 李眉蓁:「左營萬年祭又改成萬年祭,把左營消滅掉已經非常過分了,可是連在地文化都沒有,甚至連這一次的造型服裝,就是都會比較偏日式的,然後就叫一些在辦演唱會的,感覺那種活動完,就跟廟宇文化,我覺得已經好像有點都走樣了。」

選區議員直言,這次的萬年季,左營不見了,在地參與也不見了,借來小型火獅,就打算號召民眾自己辦一場,小型萬年季,回憶過往萬年季的熱鬧場景。

高雄市議員(國) 李眉蓁:「之前是至少一個火獅,你把它化掉,然後大家扛完把它化掉,是把我們的願望帶到、帶到了給上天知道我們許的願,可是連這個動作都已經沒有,然後最重要的是在地的廟宇,因為他們都會派出陣頭出來嘛,然後很多陣頭,就在我們左營的大街小巷走,然後表演陣頭,這個是大家才想看到。」

SO 州仔清水宮主委 李武可:「火獅的用拉的方式,及穿和服的方式,這是讓比較多的民眾沒辦法接受的,因為這個脫離了在地的文化,然後廟前的文化也沒有了、不見了,廟前文化,整個廟前文化,應該是重中之重。」

曾積極參與萬年季的廟宇坦言,當初在地方積極奔走下,共同催生了萬年季的誕生,希望能促成地方團結,也盼望帶動舊左營部落的繁榮發展,但如今,卻彷彿只是一場辦市政府在左營辦的活動,而不是一場屬於左營的地方盛事。

變調的左營萬年季! 網路引民怨陳其邁承諾允檢討州仔清水宮主委 李武可:「還是要回歸到地方來辦,那當然還是要有政府的力量,就是說政府來做一個指導單位,或者是說主辦單位,但是實際上承辦單位,還是要回歸到地方上,由政府來指導、來主導的話,有時候這個比較不符合地方的需求。」

高雄市議員(民) 李柏毅:「那比如說民眾認為,要有怎麼樣多少在地小吃,也可以多邀請我們在地的美食也來參與這個萬年祭,那萬年祭過去以來到現在,都是由左營在地的宮廟一起投入這個活動,那多一些地方的參與,我想這一些批評的聲音就會少一點,而且會讓這個活動越來越熱鬧。」

面對地方疾呼,應該更尊重在地,與在地連結,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親上火線,回應地方訴求。

高雄市長 陳其邁:「活動的一些規劃上,當然也有檢討的一些空間,那我們也希望說,在既有傳統的文化,能夠也有不斷創新的一些活動,讓我們的萬年季能夠不僅是我們左營在地的活動,我們會檢討,做不好的地方要虛心地接受檢討。」

在地活動求創新之餘,卻忘了成為台灣10大節慶萬年季的精神和主軸,只想拉攏更多年輕人參與,不僅成效不彰,連地方也覺得被忽視,以往文化和地方的情感連結產生斷鏈,精神主軸偏離,就有如王船祭最後卻放著擺飾一樣,難以與民眾產生共鳴。

更多新聞: 長庚醫學週聚焦「傳承、精準及創新」3目標 打造擴展新視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