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猝逝效應 學者:提防習近平以台灣問題解決中國內部矛盾
李克強猝逝恐波及台灣,學者分析,習近平恐加大對台軍事行動。(圖/民視快新聞製作)

即時中心/游明哲報導

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27)日傳出逝世消息震驚外界,揣測背後的「真正死因」。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陳文甲今日分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外交、經濟都搞不好,大老最樂見「習下李上」,且兩人在後期還存在著矛盾,李便成為習近平的重大威脅,因此必須掃除以免獨裁之路遭影響。陳文甲認為,台灣需要保持警覺,因為習近平恐會加大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企圖「以台灣問題來解決中國內部矛盾」。

更多新聞: 快新聞/李克強推動中國經濟有功 思路被巴克萊總結為「克強經濟學」

李克強死因引人揣測:病逝還是「被病逝」?

李克強猝死的消息震驚各界,外界也開始討論其「真正死因」究竟為何。對此,陳文甲分析,李克強不無可能是人為被猝死或被消極救治而死,因為李克強一直身體健朗,今年3月才剛從國務院總理一職卸任,期間雖然有近半年都沒有公開露面的消息,但8月底李克強才現身到訪敦煌莫高窟參觀,當時氣色仍相當不錯。

陳文甲指出,以李克強的地位應有專屬醫療團隊,所以逝世的病由顯得不太正常,是否與這段時間以來,在4月的中國中央警衛局前局長王少軍病逝,7月的原解放軍火箭軍副司令員吳國華逝世,7月的原中國外交部長秦剛遭免職,10月的原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遭免職有所關聯。


快新聞/李克強猝逝恐波及台灣 學者分析:習近平恐因「這點」加大對台軍事行動
中國多位高層今年病逝或被拔官。(圖/民視快新聞製作)


陳文甲指出,上述的人物都是在習近平20大後全盤掌握黨政軍人事,且在「習核心」為「一人一黨專制」的獨裁體制下,「唯忠奴適用」的用人風格所影響,一旦認為不忠於習近平的情事發生,自然就會被消失或被解職。

李克強、習近平矛盾引爆 習近平需「設法掃除之」

2012年時,習近平(第一)與李克強(第二)入選為中國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也接替了胡錦濤成為中國中央總書記、中國中央軍委主席,外界更認為,這也形成了所謂的「習李體制」。2013年習近平成為了國家主席、中國中央軍委主席,而李克強則成為了國務院總理。

而在後期,也就是疫情期間,習近平、李克強在經濟方面意見出現了分歧。習近平針對疫情採取了動態清零政策,使得中國的經濟開始惡化,擔任中央應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李克強,則多次提到防疫政策對中國經濟的衝擊。

在疫情期間,「地攤經濟」成為中國相當熱門的詞彙,也是源於李克強視察山東時的表態。據了解,當時李克強便曾稱讚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業崗位的重要來源,也是中國的生機,他還強調,地攤經濟可以讓受到衝擊的百姓一條生路,並推動了地攤經濟,不取締占道經營、馬路市場等,甚至還讓地方設點來輔導攤商,希望解決急迫的失業問題。但是約10天後風向開始轉彎,中國《央視》等官媒開始怒轟地攤經濟,甚至更要求媒體報導不得用「地攤經濟」一詞,這也讓兩人不合的傳言更加甚囂塵上。

陳文甲指出,李克強的猝死,可能驗證了北戴河時曾慶紅等大老對習近平的治國能力質疑,而李克強的德高望重,是唯一受到大老們肯定也最願樂見的「習下李上」的模式取代習近平的治國無能。

陳文甲表示,習近平「臥禢之旁,豈容他人酣睡」,加上李克強在任內後期其實跟習近平存在矛盾,李克強北京大學法律系、經濟學碩博士的學經歷又是具備治國所需的專業能力,在習近平整肅中國內部異議情況下,李克強有可能是一個潛藏的重大威脅,因此必須設法掃除之,免得影響習近平的永續獨裁執政之路。

台灣的警惕:習近平恐對台加大軍事行動

2024總統選舉將近,各黨參選人過去也提出了兩岸的外交政策,其中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主張和平保台,並以和平4支柱帶來台海的永續和平與國家的繁榮;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主張支持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主張兩岸一家親並與中國「五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則主張認同九二共識,並在一中框架基礎上與中國談判。

陳文甲表示,面對習近平一連串的整肅動作,台灣要高度保持警覺,因為在同時,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懾的強度、規模、頻率和範圍等都一直加大對台的軍事壓力,在整肅異己過程中,可能會以民族主義為由加大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企圖「以台灣問題來解決中國內部矛盾」。

陳文甲指出,就像中國國台辦近日重批賴清德的兩岸立場是從「台獨瘋子」變身「台獨騙子」,然而賴清德隨即強力反擊,不會因為中國的謾罵而在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區域和平上有任何妥協。

陳文甲強調,在俄烏戰爭與以哈戰爭的當前,台灣必需保持高度警覺與提高戰備以因應,誠如以色列建國元老前總理梅爾夫人所說過:「如果巴勒斯坦人放下武器,會有和平;如果以色列放下武器,不會再有以色列」。陳文甲重申,「一旦我們放下武器,不會再有台灣了」。

更多新聞: 快新聞/投對票和做冠狀動脈攝影都可預防「被心臟病」 醫:趁還可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