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新北剴剴遭虐死案 衛福部、教育部查獲兒福聯盟「7大缺失」待改進
教育部、衛福部查核兒福聯盟,發現7大缺失待改進。(示意圖/擷取自兒福聯盟臉書)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新北幼童剴剴遭虐死案,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與憤怒,其中與劉姓保母合作的「兒福聯盟」也成為眾矢之的;衛福部與教育部週五(22日)派出共15位專家查核兒福聯盟運作,結果發現有7項重大缺失。要求該盟2週內提出檢討改善報告。

更多新聞: 快新聞/教育部允1個月內查核兒福聯盟 最重恐「廢止設立」

衛福部發布新聞稿,指出專家查核發現7大缺失項目如下:

第一、出養必要性評估嚴謹度不足:雖然兒福聯盟有評估指標,卻無具體表單工具,評估結果之審定與確認,欠缺「外部人員參與」共同決策之機制,僅由社工及督導之主觀判斷,客觀性及妥適性顯不足,難謂符合兒少最佳利益。

第二、出養前安置無品質檢核機制:兒福聯盟運用居家托育人員(保母)安置照顧,對於保母的招募、合作、簽約、訓練、管理與退場機制等,缺乏完整且周延的規劃與設計,未從負責管理保母之主管機關,或者運用工作技巧及檢核工具等方式,進一步瞭解兒童受照顧品質。

第三、出養媒合過程未納外部意見:兒福聯盟媒合收養家庭過程的篩選、評估討論至最後結果,由社工與督導判斷及內部會議決定,未有外部專家共同討論,缺乏客觀且周延的團體決策機制。

第四、出養家庭的服務與支持消極:兒盟轉介出養人福利服務案量偏低,未符兒童權利公約「讓兒少留在原生家庭生活成長」之精神,積極提供各式支持之福利與資源及服務;另無明定安排原生家庭會面之頻率與方式等措施,親情維繫仍應重視。

第五、社工人員缺乏足夠教育訓練:兒盟訓練欠缺充足的出養必要性評估課程,及對於案童安置照顧期間的風險辨識、兒少保護議題、特殊需求兒少議題、特殊事件的處理等相關課程與訓練,亦無相關評核機制,檢視訓練有否達到提升專業知能之效益。

第六、督導機制不一難以發揮功能:兒盟督導機制個別差異性大,未規範明確督導機制、頻率及方式,無法即時且適時提供社工支持與指導,督導系統負有維護服務品質穩定之責,實應檢討並重新建置完善機制。

第七、財團法人管理內部監督缺失:兒盟未有專任或兼任稽核人員執行內部稽核書面紀錄,且控制作業未涵蓋所有作業面向;董事為無給職,未支領車馬費,惟查有應迴避而未迴避情事;另原設監察人2021年辭職迄未遴選,未能發揮內部監督之機制及功能;組織架構實際設置執行長及策略長,但其權責與職能分工,未見於兒福聯盟之任何書面規章。

衛福部與教育部將於下周發文要求兒福聯盟積極改善,儘速完成相關法令規定事項,以及完整規劃收出養服務相關程序、流程與內外部服務品質控管機制,以維護受服務對象之權益並善盡社會責任;至於兒福聯盟的會務及財務檢查結果,將由教育部另行說明。

更多新聞: 快新聞/虐死「剴剴」劉姓保母遭北檢提訊 畫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