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賴清德520就職直呼「中國」 美智庫:北京做出「最大惡意解讀」
圖為賴清德發表520就職演說畫面。(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即時中心/林捷庭報導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今(26)日投書媒體表示,北京對賴清德就職演說做出「最大惡意解讀」,認為賴清德就職演說處處顯示台獨傾向。中國尤其介意賴清德沒有使用「大陸」而是直呼「中國」。不過孫韻表示,只要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無論就職演說中釋放怎樣的善意,都會被認為是「一貫謀獨」。既然改善兩岸關係門檻高不可攀,台灣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在可接受範圍內盡量推進台灣的敘事。

更多新聞: 快新聞/黃明昭卸任警政署長 確定接下「國安局副局長」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今日在美國之音(VOA)撰文表示,在520之前美中實際上已就穩定雙邊關係達成了一系列共識,今年到目前為止,美中之間鬥爭最激烈的是南中國海 - 尤其是菲律賓仁愛礁軍艦運補問題,而不是台灣大選結果或是賴清德當選的問題。從美中對520就職演說的反應中或許可以一窺未來四年台海局勢可能的進展。

孫韻認為,北京對賴清德就職演說做出「最大惡意解讀」,對中國而言,賴清德就職演說雖然沒有宣布台獨,但處處顯示台獨傾向。例如,就職演說不提九二共識是意料中事,但是前總統蔡英文提過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賴清德也沒提;演說雖然提及了中華民國憲法以及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但是也公開宣布「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

此外,中國尤其介意賴清德沒有使用「大陸」而是直呼「中國」-「大陸-台灣」是兩岸關係的基本架構,而「中國-台灣」很明顯涵蓋兩國關係的意義。相較之下,他所提出的「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反而並沒有產生積極效應,因為中國本就認為民進黨是觀光旅遊和中生赴台受限的始作俑者。

但孫韻指出,從台灣的角度來說,無論在就職演說中釋放怎樣的善意,只要沒有滿足中國要求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的前提條件,都會被認為是「一貫謀獨」。既然中國的態度已經確定,而改善兩岸關係的門檻又高不可攀,且不能代表台灣內部民意的共識。與其如此,台灣最好的選擇當然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盡量推進台灣的敘事。

孫韻表示,520當天及隔天,中國主要重點是收集並了解內部和外部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反應,雖然國台辦兩天都就演說做了批判和闡述。但直到5月22號,中國輿論方向的猛烈抨擊才真正火力全開。隨後在5月23、24日兩天,東部戰區對台展開「聯合利劍—2024A」軍事演習」, 覆蓋台灣本島周圍5個區域,並首次覆蓋金門、馬祖、烏丘、東引等離島,中國稱其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強力懲戒」。

不過,若與2022年裴洛西訪台後的中國長達9天的環台軍演相比,此次中國軍演時間只有2天。軍演雖然包括了飛彈實彈射擊,但2022年的軍演包括了彈道飛彈飛越台灣上空、落入台灣東部海域,因此挑釁意味更加濃厚。

至於演習覆蓋離島,自然引起關於中國對台灣離島首先動武的憂慮。但孫韻認為從中國的角度來說,保持金馬目前地位實際上增加了台灣的羈絆和兩岸之間的聯繫,自從八二三砲戰以來就是中國既有的安排,所以佔領離島並非北京眼中的上策。

更多新聞: 快新聞/520就職3天後中國對台軍演 總統府怒斥:對國際秩序的公然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