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多年來推動多元文化與文創產業成果斐然,各社稱譽有加,北社社長張葉森關心當前AI 風潮興起,台灣文化政策以及台灣本土文化與國家意識,如何善用台灣AI優勢地位?文化部長李遠表示,文化部的每一項政策都要有台灣文化意識,同時也在構思「廿一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成熟後自當向台灣社會報告。
北社副社長羅浚晅代表各社團詢問中正紀念堂轉型進度,文化部表示將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三軍儀隊崇敬儀式,待7月召開的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通過後將取消。更改名稱曾經提出幾個方案,但都沒有通過,將再繼續努力。至於銅像移除,因為需要更多的社會共識,將先擴大辦理極受好評的「想像中正紀念堂的100種方式展覽」全台巡迴展出,讓民眾透過沉浸式體驗,了解中正紀念堂轉型可以帶來更貼近現代台灣社會營造發展需求,擴大社會支持,空間利用去個人、去威權,轉向民主與自由。
南社副社長蔣為文教授特別請益在無專責機構現況中,台語文如何保存與推廣,期待新成立的「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能優先考慮設在南部,文化部表示這幾年一直持續強化,現在政院已通過「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作為國家語言研究、調查、保存、推廣、發展及資源整合的專業組織,送請立法院通過後即可施行。許多族群語言流失、消逝及斷層的危機將可積極改善。台語雖然不似客語、原民有專責機構,但是有關台文出版、網路影音、台劇開發編製等經費已從初始的一億增至今(2024)年的8.09億。並且文化部已規劃台語生活化方案,將推動「台語家庭」,設計可以讓獎勵金充分回饋台語文產業的辦法,創造家庭與文創雙贏局面。
地方文化觀光推廣,中社代理社長賴靜嫻建議善用地方特色創意產品,如珍珠奶茶原出台中,作為宣傳要點;花蓮東社發言人陳財能和台東東社社務委員蔡念儒,期待善選負責東部各館管理人選,讓花蓮文創園區、台東美學館等東部文化部館所、希望文化部能協助台東糖廠文史調查團隊得到更充分的支持,並對花東民間史料檔案收藏提供管理與出版的協助,以利推動東部移民文化記憶。
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執行長莊豐嘉所關心的519白色恐怖紀念日推行落實,文化部表示除了人權博物館舉辦系列教育推廣活動,由於政策鼓勵台灣本土文史元素產品和社會氛圍的轉變,目前已經出現很多優良的有關228事件,以及白色恐怖時期的小說或網路影音、戲劇作品,以台灣這類題材的豐富性,國人將普遍知曉台灣民主自由背後所歷經的苦難,歷史記憶不會隨時間消逝。
與會的顏綠芬教授鑑於台灣有很多優秀的本土音樂家,例如明(2025)年將滿逝世10周年的馬水龍教授,他們的作品多苦無合適場所演出,以致經驗無法傳承,後繼人才無法培育,建議或者擴大「台灣音樂館」編制,或者另外籌設國家級的「國家音樂中心」作為本土音樂家作品演出和新秀培養專責機構;文化部也一併列入未來施政考量。
更多新聞: 「台北捷克中心」週五開幕 副議長:盼加深科技產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