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慈心基金會亦獲得了13間認同小米保種及文化傳承理念的企業贊助及6位綠色餐廳主廚協力參與保種計畫,向部落採購560公斤的小米,提供在地學生每週可以食用一次小米飯午餐,讓藏種於農理念真正落實在生活中,並以多元的方式朝著永續保種和保障糧食安全的目標邁進。
慈心基金會從2017年起展開小米保種行動,走訪了花東地區的30個部落,結合部落農民與產官學三方,盤點蒐集小米種原品系、舉辦小米保種交流會並支持多樣小米品系栽種。(圖片來源:慈心基金會提供)
保種行動的起心動念 藉由培養味蕾記憶作為傳承起點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慈心在執行保種行動時,最初的想法是希望能擴大生產小米、並形成一個產業供應鏈。「但小米真的是個很特別的作物,不曉得是不是我們當初選錯了?由於小米的種植面積很難擴大,要變成一個主力的商品並不容易。在與部落接觸合作的過程中,慈心基金會發現部落的人對小米的情感很深,而隨著認識的農友越來越多,也發現部落中圍繞著小米的知識和傳統文化非常豐富。蘇慕容説:「我們的想像就是能夠達到品種保存、維持物種多樣性。當然也在過程中看到了很多危機,就是部落的人越來越老化、年輕人沒有在從事小米種植。」其感嘆,當一個產業只剩下老人在從事,小米消失只是時間的問題,最後能倖存的品種可能所剩無幾。
因此,慈心基金會從2023年開始透過農糧署的食農教育相關計畫,讓小米成為校園午餐的菜色,使部落學童能吃到在地的生產的食材。蘇慕容說:「與其急想著要把小米的供應範圍擴大,我們更希望先讓部落中的學童能吃到在地耕種的小米。當小朋友累積了關於小米的味蕾記憶,長大後就更有機會傳承與延續小米文化。」
借助民間之力讓在地食材入校園 讓在地營養回歸到當地學童身上
在食農教育的範疇中,地產地消一直是重要的目標之一,然而,許多在地食材卻因為不符校園午餐3章一Q的認證標準而被拒於門外,使得學童和在地食材之間形成了一道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的距離。對於這樣的窘境,小米入校園的合作校之一台東縣延平鄉紅葉國小午餐秘書林淑貞相當有感,表示政策在為學童的營養攝取和食安把關時,雖是出於一片美意,但在結果上卻不免有些捨近求遠。其透露,紅葉國小雖位處台東,但在校園午餐中吃到的西部食材反而比由東部生產的多。
在敘述在地食材入校園的重要性時,林淑貞也呼應了「身土不二」的概念:其認為,在地作物適應了在地氣候與種植條件,能提供當地人的體質最需要的營養。因此,林淑貞表示:「小米入校園這件事讓我深深感受到像慈心這樣的單位非常重要,他們在做的不只是有機驗證,還要進一步讓在地食物能夠出現在小朋友的餐盤中。」繁複的認證流程對農民來說可能很不容易,一般小農未必知道如何有系統地種植以達驗證標準,「但這對慈心來說是做得到的事。」由於慈心基金會是以企業贊助的方式提供食材,因此獨立於校園午餐採購法和標章認證的種種規範。蘇慕容認為,3章一Q是對的方向,但未來政策需要再思考如何增加彈性以涵納更豐富的食材來源。
透過企業贊助和採購,紅葉國小學童能在每週四的校園午餐中吃到在地種植的小米。(圖片來源:慈心基金會官網)
至於小米入校園的成果,慈心基金會有機發展課課長郭竹君表示,小米入校園後,當聽見小朋友驚嘆:「耶!今天的午餐有小米欸!」並對於只會在祭典中看見的小米出現在午餐菜單中感到驚奇不已,才驚覺原來小米對於部落小朋友來說已經不再常見,因而更加強化了保種的決心。
林淑貞分享,有小米飯的那天,小朋友都會吃得特別多。就連平常在做飲食控制的老師,都會特別把飲食配額留給小米飯。而除了讓小朋友用吃的方式認識小米之外,保種農友業會進校園和學童分享小米知識,慈心基金會也會派出助教共同輔助教學。
蘇慕容說,希望可以樹立食農教育的典範,讓各地部落多種植小米、並鼓勵各地學校願意支持小米入校園午餐。此外,讓各企業能夠踴躍贊助小米的復育,串連各方共同為小米復育努力。
小米保種困境:勞力密集、勞動力老化、小米文化消失
由於小米具有能夠適應極端氣候的高度韌性,聯合國將2023年定為「小米年」,以呼籲小米保育對於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根據文獻記載,台灣小米曾高達200多種品系,1952年台灣小米的栽培面積曾高達6,736公頃。時至今日,曾經的小米田盛況不再,2022年臺灣小米栽培面積統計只剩下91公頃,部落日常飲食及傳統文化在現代化影響下,使小米種原及文化大量流失。
根據保種農友藍保.卡路風所述,小米保種的困境來自於難以量產的生產模式。機械化程度低的小米在種植上高度仰賴人力的投入,生長於山坡地的小米使農民須具備爬上爬下的體力,鳥害問題也使驅鳥工作曠日費時,農民必須從早上5點一路工作到晚上6點。勞力密集的工作性質吸引不了年輕人投入種植行列,使勞動力老化;再加上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小米的食用量降低,人力的從缺和飲食文化的改變使小米的保種和傳承出現失傳危機。
保種農友藍保.卡路風的小米田在架設新型防鳥網後,得以部分解決趕鳥所需耗費的龐大人力。(郝致琪攝)
對此,蘇慕容也道出了小米保種困境的連鎖效應:當全台灣小米種植面積還有6000多公頃時,鳥能夠分散於各地的小米田覓食;但當種植面積只剩下至90多公頃時,鳥就只能全部集中到僅存的小米田中。也就是說,當越來越少人種小米而使種植面積零碎化,鳥的食物來源就會隨之變少,種植地的防鳥工作也就變得雪上加霜。因此,包括種植面積復育、防鳥網的改良與架設等保種工作,對於改善小米種植環境就顯得尤其重要。
從小米出發的食農教育 土地、作物、農友都是老師
在與慈心基金會的合作之下,台東縣金峰鄉新興國小以多元學習的方式導入食農教育,不僅在校內設置小米田,讓學童從拔草整地、疏苗到架鳥網都完整參與;也透過保種農友入校成為食農老師教導學童小米知識。如新興國小四年級學童潘乙捷分享,改良後的防鳥網網眼直徑大小由3公分縮小為1.5公分,讓小鳥不會再被防鳥網卡住而受傷身亡。
新興國小總務主任杜文祥在校園中的小米田旁示範使用傳統趕鳥器具,其發出的極大聲響長期使用下來會使聽力受損、且效果並不持久。(郝致琪攝)
新興國小總務主任杜文祥表示,在架鳥網之前,學生的下課時間幾乎全用來趕鳥了,能學習到的相對有限,且「小鳥並不會下課」,辛苦種的小米被小鳥消耗殆盡也會降低學童的成就感。而在架鳥網之後,兩邊都不傷害,小米能長得更高、小鳥也能在吃完網子附近的小米後全身而退。在食農教育課程中,學童能認識到不同小米的品種和適合的料理方式。此外,拔草的身體實作也能讓學童體會到vuvu們(祖父母輩)的辛勞,因而對農友肅然起敬,並更加珍惜粒粒皆辛苦的食物。
新興國小學童透過繪畫、種植和農友入校教學等多元的食農教育方式學習有關小米的知識與文化。(郝致琪攝)
「山林曆」:圍繞著小米和作物生長規律而行的部落時間
除了供應人類穩定的糧食來源之外,小米對於生物多樣性的維繫和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傳承也扮演著關鍵角色。排灣族保種農友藍保.卡路風表示,土坂部落的時間依循著「山林曆」而走,日常生活、歲時祭儀皆圍繞著小米田裡的農事及小米的生長,族人從出生到死亡,所有重要的日子裡,都能鏈結到小米。小米不僅是食物,更是精神與文化,失去小米是無法想像的。他說:「如果不種小米,會不知道要怎麼完成一年的循環。」
而這套依循著植物開落、春雷等自然訊息的山林曆,是族人生活經驗和智慧的長期累積,藍保.卡路風表示,若不按照山林曆和老人家的智慧種植,種起小米就會事倍功半。因此,遵循山林曆不僅是對周邊環境認識的一種體現,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愛護與珍惜。藍保.卡路風說,不同於布農族刻在石板上,排灣族的山林曆是透過祭司念經的方式口述傳承。若文化傳統消失了,山林曆也就會隨之消失,可見小米保種和文化保存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他說:「土坂村、愛寮溪、金崙溪都有自己要照顧的品種。因此保種不用貪多,只要顧好自己家鄉的品種,聯合起來就能保存下來100多種小米。」
排灣族土坂部落的日常生活和歲時祭儀和都遵守著山林曆而行,因此維持作物生長的規律對於生活的穩定性非常重要。(郝致琪攝)
小米田承載了父母的愛和部落的情感 也是學習和自然共存的天然教室
與慈心基金會合作的小米保種大戶之一歐春香出生於屏東霧台鄉神山部落的魯凱族家庭,嫁至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後,同時持有魯凱族以及排灣族部落的小米品系,種類高達20多種。歐春香女兒黃梅娟調侃道:「我媽媽出生就是大小姐,沒有踩過地板,家人連務農時都會不辭辛勞地抱著她工作、走來走去。」是什麼讓從小被碰在掌心、養尊處優的歐春香從腳不落地到下田耕種並天天與小米為伍?原來,其中的轉變動力正來自於歐春香對於父母的思念。
歐春香表示,童年回憶中充滿了和爸爸媽媽一起種小米的記憶:「小米是父母把我們養大的農作物,象徵了父母的愛。」基於對父母的緬懷,歐春香便開始從事小米保種行動。 然而,好吃的小米不僅人類青睞,小鳥也會不請自來,天還沒亮的時候小鳥就已經在小米田上空待命。歐春香說,小鳥很聰明,為了能順利吃到小米,有十足的耐心和體力和農民周旋,怎麼趕也趕不走。於是後來歐春香領悟了一個道理:留一塊地給小鳥吃。 「鳥不可能會吃完嘛,還是會有一些些剩下嘛。」先讓小鳥吃飽,最終就能找到與環境共存的平衡點。
對於保種農友歐春香與女兒黃梅娟來說,保種不只是為了豐富餐桌上的菜色與營養,更是希望能夠同時將圍繞著小米的集體記憶、情感和文化一起保存下來。(郝致琪攝)
在保種工作上,雖然種苗場建議小米種苗可以放冰箱保存兩年,但歐春香認為保種不是放在冰箱內就好,有持續一直在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保種。而在種植的過程中也會不斷發現新品種,歐春香回憶起從前父母將小米比喻為孩子的形容:「小米就和人一樣,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長相,每一種小米也不會都長得一樣。」這一番話也道出了歐春香將小米視如己出的一片真心。
而談及對小米保種的願景,比起商品化,小米對於歐春香更像是一種分享經濟的交換貨幣 。歐春香表示每年7、8月排灣族豐年祭、或是各種婚喪喜慶場合上,小米在社群之間都會互通有無。小米在部落中不僅是一種食物,更承載了大家的祝福和感謝之情。因此,除了希望能讓小米出現在更多人的餐桌上,歐春香更希望讓以小米出發的共享經驗、情感和文化生生不息。
有人吃、才會有人種!盼各界齊心協力投入小米保種行動
在50、60年前,小米種植的盛況遍及全台灣,然而如今小米的角色在很多部落中只剩下祭典儀式。蘇慕容表示,如何讓小米重新成為日常需要部落自覺、同時也需要輔導單位協助。小米保種不僅涉及糧食安全,更跨及生態保育、文化保存等議題,因此,有賴農糧署、林業署、原民會跨部會共同合作。小米在台灣要復興仍是一條漫長的路,期待更多部落、學校、企業和政府能共同加入保種行列。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7.8億人挨餓、1/3食物浪費 全球糧食系統失序中!聯合國糧食峰會揭幕 盼各國齊心修復糧食系統!
▶花蓮縣盤點原民傳統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 盼能保存老祖宗智慧結晶
▶年青人不願下田怎麼辦?韓國用科技導入與保障收入 吸引青年務農
免責聲明:本文為合作外稿授權《民視新聞網》原文轉載,如對內文有任何疑問請逕與原作單位確認。
更多新聞: 2024全球「最想移居國家」排行榜出爐!加拿大奪冠 亞洲唯一代表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