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循環經濟論壇 13國共同參與交流

年度循環經濟論壇登場,而2017年主要討論的主題,包括塑膠袋管理及剩食循環,邀請到13國的官員一同參與,除了環保署長李應元親自接待之外,荷蘭的阿梅爾市市長斐爾溫德也特地出席。李應元表示,2018年開始要擴大限用塑膠袋,希望能達到每年20億個減量目標!

更多新聞: 循環經濟引爆新商機 歐盟官員參訪台灣

環保署長李應元,帶領來自13國的官員,一同出席年度,台灣和美國環保署,共同主辦的循環經濟論壇。

環保署長李應元:「希望透過這樣的一個平台,能夠讓各國中央政府的官員,都能夠一起來參與,國際環境保育的工作。」

美國環保署國合處處長 Mark Kasman:「我們很期待未來,跟台灣的合作,我們過去也有很棒的合作。」

首先針對,塑膠管理進行討論,台灣環保署希望,2022年全台回收率能達到61%,也將從2018年起擴大減量塑膠袋,及禁用塑膠柔珠產品,希望能讓,塑膠袋減量成效,達到一年20億個。

環保署長李應元:「今年特別在強調,循環經濟,清潔的空氣,第三個是無塑的海洋,第四個是關懷大地。」

而剩食循環也是討論重點,因為根據統計,2016年全台11萬間實體通路,丟棄的食品多達3萬6000噸,金額高達38億元,因此2017年的論壇,還地找來荷蘭的梅爾市市長斐爾溫德,分享剩食再利用的成功經驗。

荷蘭阿梅爾市市長斐爾溫德:「在荷蘭我們希望,能在2050年底前,在循環經濟上有所成效,我們希望能夠有效的,運用和回收這些廢棄物。」

環保署長李應元:「我也呼籲說,是不是能夠從點菜就來減量,希望我們的飯店,我們的大廚們,能夠把每一道菜,做得更精緻。」

循環再利用,就連廢棄的手機,也被點名不能亂丟,避免金屬污染,年度循環論壇,各國相互交流,要成就地球的永續發展。

(民視新聞/翁子媛、鍾淑惠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