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依賴中國供給糧食 港青種出自己的米

香港雖然有著「亞洲美食之都」的美名,但實際上這裡的糧食自給率卻是連年下滑,從蔬菜到五穀雜糧,大部分都得靠中國輸入,為了不讓生活完全依賴中國,有一群香港人挽起袖子,重新種植原生自香港的稻米,其中還包含了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

更多新聞: 「守護香港」元旦大遊行 萬人反「一地兩檢」

走進香港這間餐廳,客人們可以選擇來自日本、菲律賓、台灣的白米,但最受顧客歡迎的,還是香港本地產的二澳米。

來到香港西南端的二澳村,這裡的村民200年來以務農為主,現在也是二澳米的主要產區,1年約可有3噸的收成,其實香港在1950年代時,稻米產量多到甚至足以外銷,但隨著經濟急速發展,以及主權回歸中國後地價飆升,原本肥沃的農田,也逐漸被一棟棟高樓大廈所取代。

直到5年前,有民間團體為了讓香港人能有,更多的糧食選擇,開始自己下田種稻,生產能讓人吃得安心又安全的香港米。

即使一公斤的二澳米,就要價超過台幣400,但還是很受市場歡迎,而現在農作社還多了一批,大學剛畢業的生力軍。

2014年爆發的雨傘活動,不僅讓香港民眾對中國徹底失望,也讓人開始思考,要如何在生活各方面脫離中國掌控,獨立自主,下鄉種稻就是第一個解答。

除了挽起袖子自己下田,農作社也會舉辦導覽活動,讓更多人了解農田的一切,也是更親近這塊養育自己的土地。(民視新聞吳彔瑾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香港東鐵線列車故障停擺 旅客強開車門落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