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20東奧倒數 日本「愛奴人」藉此向世界發聲

日本一向強調自己是單一民族國家,直到10年前,才首度承認「愛奴人」的存在。這個日本唯一官方認證的原住民,爭取正名的歷史相當坎坷。愛奴人分布在北海道,以及俄羅斯的千島群島、庫頁島和堪察加半島,原本和日本的主要民族「和人」,維持貿易關係。但17世紀後半的多次戰爭後,北海道的愛奴人卻慢慢落入賤民階層,被迫學日語、放棄祖先文化,工作和生活都備受歧視。直到近年來,在當地文化團體的不斷要求下,情況才有所改善。隨著2020年東京奧運邁入倒數,愛奴人更希望能藉這機會,向世界宣傳自己的民族文化。到底愛奴人是怎樣的民族?請看以下報導。

更多新聞: 傳行賄取東奧主辦重創形象 竹田恒和將卸主席

日本唯一官方認證原住民 愛奴正名歷程坎坷

人氣動畫《黃金神威》,以明治後期,冰天雪地的北海道為背景,冒險元素之外,還摻雜大量愛奴文化。為這支日本原住民族,揭開神秘面紗。

滄桑低沉的嗓音、唱出優美的詩歌。蜿蜒圖騰、構成華麗服裝,拉起衣襬、模仿水鳥的動作,木製的五弦琴和竹口琴,撥出清脆聲響。

他們五官深遂、皮膚白皙、毛髮濃密捲曲,成年女性嘴部一抹墨黑色的黥面,偶爾一雙偏藍的眼瞳、眨眼望來。身處日本,外貌卻充滿異國風味。

愛奴人世居北海道 古地名普遍源自愛奴語

愛奴人是自古以來,居住在北海道的原住民。作為他們存在的證據,北海道現今仍有很多地名是源自愛奴語。愛奴人認為火、水、動物、植物,人們賴以維生的東西
或是人類力量所不能匹敵的事物,都有神靈寄宿其中,帶著敬畏之心 稱之為「神威」。

用茅草搭建房屋、抽取樹木纖維織成服裝、以走獸和魚類為食。愛奴人相信萬物皆有靈,在取用這些素材的前後,都會舉行迎神和送神儀式。

「愛奴」在當地語言中,其實是「人」的意思,他們更喜歡稱呼自己為「utari」,也就是「夥伴」。愛奴人有自己的語言,卻無文字,文化故事,單靠歌謠口耳相傳。

上古時代現蹤北海道 「愛奴=蝦夷人」學界存疑

早在上古時期,愛奴人就現身北海道,還有如今俄羅斯的千島群島、庫頁島、以及堪察加半島等地,真正的發源地已經不可考。有一說,愛奴人就是日本歷史上的「蝦夷人」。

研究一般認為,現今日本的主要民族、也就是「和人」,血統來自日本本土的繩紋人、還有源於亞洲大陸的「彌生人」。而愛奴人則是擦紋文化,還有鄂霍次克文化的混合成果。

愛奴魚獵維生與世無爭 和人到來一夕變調

他們以漁獵維生,和本州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但這樣的生活模式,卻因為和人的到來,開始劇變。

原本和人將愛奴人的土地稱作「蝦夷地」,將當地視為外國,但13世紀開始和人也開始移居北海道部分地區,隨著時間過去,人數越來越多,甚至劃定了所謂的「和人地」,松前藩成立後 就禁止愛奴人自由和本州的和人做生意。

1869年「北海道」納入日本國土 愛奴文化日漸崩解

18世紀初,以北海道為據點的松前藩,採用「場所請負制」,壟斷當地的交易權,還將愛奴人當作奴工使喚,釀成多次起義,但都以愛奴人戰敗告終,1869年,明治政府擅自將這塊土地,命名為「北海道」,納入日本國土,也開啟愛奴人、文化崩解的慘痛歷史。

多達160萬多的日本移民,在19世紀末期,蜂擁進入北海道,他們強佔土地、不斷開墾。卻限制愛奴人的傳統活動,並實行同化政策,要求他們到所謂的「舊土人學校」學日語。1899年,日本政府還設立「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將部分貧瘠的土地還給愛奴人,強迫他們放棄漁獵、改為務農。曾經的北海道主人,從此淪為社會最底層的「部落民」,也就是「賤民」。

日本社會對待少數民族並不友善,愛奴人無論求職求學、都備受排擠,甚至不敢承認自己的身分。在不斷同化之下,純種愛奴人幾乎消失,文化傳承也出現巨大斷層。根據官方統計,目前擁有愛奴血統的人,大約2萬多,但民間推估至少還有20萬人。

有愛奴民眾表示:「成長過程中,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愛奴人,這實在是很悲哀的一件事,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抬頭挺胸的說出(自己身分)。」

2008年日本政府決議 承認愛奴人為原住民族

在地方團體不斷請願之下,1997年,日本終於設立「愛奴文化振興法」,取代原本的「舊土人保護法」,但仍然拒絕承認他們是原住民,也不歸還強佔的土地,直到2008年,受到《聯合國原住民權利宣言》的影響,政府才透過國會表決,讓愛奴族成為日本唯一,官方認證的少數民族。

2020年東京奧運、邁入倒數,日本政府打算在下一個會期,推動愛奴相關的新法案,愛奴民眾也希望趁這機會,向世界宣傳自己的獨特文化,讓下一代的孩子,不必再為自己的身分認同,躲躲藏藏。

(民視新聞/謝郁瑩 專題報導)

更多新聞: 力求安全無虞 東京馬拉松進行東奧維安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