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區域立委大不同 「不分區」大解密!

立委選舉你投的政黨票,決定各政黨不分區立委的席次,不分區立委的工作內容,跟各縣市選出的區域立委有甚麼不同?為什麼不分區立委,常被批評是黨的「橡皮圖章」呢?現在就透過我們的報導,來解密不分區立委。

更多新聞: 雲林海線陣前換將?傳言許忠富改列不分區

從食安、社運、兒福、社福,這些各領域的佼佼者,都是台灣現任不分區立委,但你知道不分區立委跟區域立委差在哪嗎?

民眾有的很了解,有的一知半解。其實不分區立委顧名思義,就是相較起區域立委,比較沒有經營地方,選民服務的包袱,通常是在專業領域深受肯定,或是能為弱勢團體發聲的人,由政黨來挑選推薦。

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柯志恩曾任淡江大學學務長,具有教育專業,一天的開始通常是在立法院搶登記發言,下午則上政論節目為黨的政策辯護,晚上有時有民眾陳情,或是準備隔天的質詢。

柯志恩表示,「我們當然是以政策辯護,跟黨團幹部為主,你就只要修法、立法,然後把一些政策問題搞清楚。」

另一位農運出身的,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蔡培慧,本來是世新大學副教授,2016年當選後,每天七點起床,早上忙著在各委員會奔走,質詢關心的議題,下午通常會召開協調會,找來官員、業者、一次次討論。到了晚上還得回到家鄉南投,每周安排一天親自接受民眾陳情,其他時間則拜訪青農團體、志工、長照據點等等。

蔡培慧說,「農村的議題有百百種,我不能夠只專注農業,我也要去看教育,我也要去看醫療、交通、觀光。很多時候大家對不分區立委,都是政策的想像,可是這個政策,如果只是在電腦面前打,跟去現場感受,那是不一樣的狀況。」

像蔡培慧這樣需要兩邊跑的不分區,是因為黨中央要求,他們必須認養艱困選區墾荒,設置服務處,加以耕耘,有些以協助政策推動為主的,就不需要。

儘管任務各有不同,但不分區立委,靠的都是黨中央提名,不需要經過選舉洗禮,沒有民意基礎,一但喪失黨籍,就連帶失去立委資格,所以常被詬病,是黨意大於民意的「橡皮圖章」。

柯志恩表示,「過去國民黨在大多數的時候,的確不分區要遵從所謂黨意。但是這一屆我們只聽到立法院的決議,而民意的決議比較少聽到黨對我們下達任何指導棋。」蔡培慧則說,民意才是民意代表的基礎,所以我有時候,不是黨意叫我投什麼就投什麼,當然也可能得罪不同人的期待。」

不能不重視民意,因為在蓄積四年能量之後,有些不分區會被黨賦予轉戰區域,挑戰該區現任立委的重責大任。

柯志恩說:「不分區提供你一個很好的舞台,你不僅可以幫黨做政策辯護,也可以了解很多,民意到底是什麼,不分區其實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這次的確是在有很多艱困選區,特別是有可能,有機會一戰的選區,其實他們是商量我們這些不分區可以戰的立委,能夠跳到區域來做一個選擇。」

柯志恩「空降」板橋,要跟爭取連任的民進黨立委羅致政一較高下,蔡培慧則轉戰深耕已久的南投,對上現任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四年前沒有民意做基礎的他們,想翻轉版圖,就看這四年積累的養分,能不能開花結果。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國民黨誰主導不分區立委提名?王金平:還是在主席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