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研發種植水稻新技術 助解決糧食危機

近年環境變遷導致乾旱、水災、高溫等災害發生頻繁,威脅全球糧食安全。因此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發展出一套可以平衡植物糖濃度的技術,藉此對抗環境變遷,而這種「抗逆境、高產量」的水稻品種,有助於解決糧食危機,已經向美國申請專利。

更多新聞: 10人用餐只能點9人份 習近平下令禁止浪費餐飲

颱風過後,田裡的青蔥東倒西歪,全泡在水裡,能採收的沒有多少。但同樣是泡在水裡,為什麼水稻沒事?這是中研院花費近六年,發展出平衡植物糖濃度的技術,改良水稻品種,對抗氣候變遷。

中研院院士余淑美表示,「過去的報導上面,這個是不容易的,因為過去報導大部分就是,要嘛耐逆境,要嘛就是提高產量,可是兩個把它結合在一起,這個是不太容易的,那我們現在可以達到這樣子的一個技術。」

研究發現,透過乾旱、病菌感染等生長環境,誘導出澱粉水解酵素aAmy基因表現,維持糖的適當濃度,可以提高水稻生長速度、耐逆境能力,以及穀粒產量,有助於解決氣候變遷,造成的糧食危機,此研究成果,除了申請美國專利,更登上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

余淑美指出,「我們已經申請美國專利了,那將來還會申請其他國家專利,那希望跟那個國際上的,重要的農業生技公司,跟他們推廣這個技術。」中研院預計將此技術,推向全世界。未來颱風或豪雨來襲,稻農不用再憂心,水患帶走長期耕耘的心血。

(民視新聞/林苡婕、邱顯復 台北報導)

更多新聞: 梅雨季怕稻穗太重倒伏 水稻綑綁立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