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古嘍!雲林獻納米從栽植到進貢日本天皇的小故事

很早以前我早經友人引見來莿桐了解何謂濁水溪的「獻納米」?那一年來到一家生產冠軍米──「黑肉田米」的農夫家,後來由縣府出版的《閱讀雲林》雙月刊裡,發現了一些重要的描述:濁水溪發源於中部峻嶺合歡山東峰與奇萊連峰間的佐久間鞍部,匯集冬季冷冽的高山雪水,每年融冰後將上游泥質板岩地質中肥沃的黑灰色礦物質和有機質,挾帶沖刷至平緩的濁水溪流沖積平原,而雲林的莿桐、林內、西螺三個鄉鎮正位於沖積平原的最上方,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成為台灣西部平原最重要的良質米產地。

濁水溪流域出好米其實早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坐擁有濁水溪流域灌溉水源,種植出聲名遠播的濁水米,名氣一點都不輸給台東池上。早在日治時期就被評等為:台灣地區水田評等的最高等級「三則田」,因而成為日本天皇指定給皇室貴族食用的「御用米」,這種米特別被稱之為「獻納米」。

日治時期日本皇宮每年秋收之後(11月23日左右),皆依例舉行「新嘗祭」,全國各郡縣就要這個時候如期呈上當地、當期的新稻穀,大典由天皇親臨主祀,虔誠感謝天照大神等神明庇佑這豐收的一年。

1922年(大正11年)台灣獲准參加「新嘗祭」,被選中的「獻穀田」大概就在今之台北士林岩山里山麓,面積一分,耕作者為吳順、簡春塘兩戶人家,是年1月30日,台北州知事高田富藏、台北州內務部長田阪千助、總督府社寺課長丸井圭治郎、士林公學校師生等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都來參加地鎮祭的儀式。

日本時代原彰雲兩縣在開鑿八堡圳引水之前,其實以播種法栽植陸稻,品質較差,後來改植水稻,只是品種平淡無奇,產出的品質並不佳,後來由總督府指導,改種適合本土的蓬萊米。由於濁水溪的沖積平原上層是灰黑色的土壤,下層則是黃色的砂質土,種出來的米,又稱黑水米,炊煮出來的米飯,更是芳香撲鼻,食之柔軟又帶Q勁。其中有所謂的「五百甲圳」,相傳為1796年(清朝嘉慶元年)間西螺街三塊厝王有成等幾位地主集資創設,引濁水溪灌溉生產稻米,這所謂的五百甲圳,就在今日的雲林鄉莿桐鄉番子段,日治以後,被選定「献納米」的「獻穀田」,然因得先酬神,又有「神饌米」之稱。

當時被官方選中的「獻穀田」耕作者,必須「品行方正、一家和睦、克守農民本分,允推為模範的人物」;田地也需遠離諸如墳場、屠宰場等不潔之地。

生產獻納米的稻田被選中之後,除了先得舉行「地鎮祭」之外,且有專人守護,禁止閒雜人等進入,且從插秧、收割、曬稻等過程均須嚴守傳統祝禱儀式,如「播種祭」、「插秧祭」、「拔穗祭」,收割後曝曬稻穀時,其下先舖白布,不能讓米粒落地沾染污穢,其上又覆上一層黑紗布,不可讓陽光直接照射;乾燥後,又得找來一群眼力銳利的少女,身著白衣、白裙,將米放在白布上,挑出不良品,去蕪存菁,務求每粒白米均為上等品質,這過程,又進一步被訛傳為須由青春的處女為之,總之,都是在強調其嚴謹的程度。

1939年(昭和14年),日本慶祝建國2600年,勒令帝國的殖民地派團赴日參加國慶並謁見天皇。台灣當時組成「台灣大日本青年團」,攜帶由那時的保正陳懷家所負責栽種的獻納米,面積一分,周圍以竹竿交叉織成籬巴,隔離外界,收割曬乾後,再送往莿桐小學校,由戴著口罩的小學生用筆尖(不可用手接觸米粒),一粒粒的揀出最好的白米,總共裝出二斗,再由「大日本青年團」的成員一路護送到明治神宮。

現在莿桐鄉還找出了其中一位成員高樹枝前往獻米的紀念徽章,正面為稻穗、菊紋和旭日圖飾,書有「明治神宮及靖國神社神饌奉獻」字樣。背面落款「昭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二十二日 大日本青年團」。

以上的故事,其實在莿桐,作田人都知道。


用手機拍了影像來分享

本文提到的店家:黑肉田米/宏田碾米工廠
電話:05-5847859

聯絡地址:雲林縣莿桐鄉義和村三和路116-2號

本文由 魚夫 授權,文章 連結 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