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台南人的下午茶:石舂臼清子香腸熟肉

台南有位鄭勝輝眼科醫師,他的診所兼住宅,頂樓花園經常有許多文人雅士前來相聚,偶有小酌,便事先差人就近去買石舂臼「清子」的香腸熟肉來下酒,客中有外地來者,嚐過之後頻呼美味,搶著詢問地址,也想去打包回家,此時「清子」早已打烊,香腸熟肉其實是台南人的下午茶。

「石舂臼」,不可寫成「石精臼」,否則便是鄭聲之亂雅樂也。

臼是舂米的工具,可搗去稻穀的穀皮,附近的「新美街」即舊時的米街,係米商的集中地,而置臼春米的地方,乃逐漸慣稱「石舂臼」了。

石舂臼是台南重要的美食發源地。台南有句俗諺:「行啊行,行到王宮吃肉粽」,「王宮」就是「廣安宮」,本來位於如今的民族路和新美街交叉路,大正十年(1921)日人為施行「巿街改正」計畫,將廟宇遷到如今石舂臼點心巿場的後方,反而建成極具特色的閩洋折衷形式,而台南著名的小吃如「阿憨鹹粥」就在廟前發跡,點心巿場裡更有府城第一家米糕、海產粥等,今日要是打著「石舂臼」招牌前提者,指的就是從這個巿場裡起始營業的。

我從前在電視台時就曾帶隊來過石舂臼拍攝美食,有幸目睹當年本名鄭極的阿憨(實應作「阿儑」)舀出一碗碗的鹹粥,仔細瞧他的動作, 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最神奇的是嘴裡刁根煙,眾人在一旁私自下注,打賭那煙蒂會不會掉進粥鍋裡,很神奇,賭進鍋者,鐵定是輸家。

石舂臼的地主後來想收回土地改建大樓,許多店家迫不得已搬了出去,「清子香腸熟肉」就是從巿場裡搬到隣近的這六連棟的老屋來的。

最後改建大樓的計畫沒成功,點心巿場的盛況卻失色不少,「廣安宮」也年久失修處於聞置狀況,所幸臨近的這排古厝仍挽留了不少的美食店家,飯桌菜、牛肉湯、魚粥、米糕、意麵等等至今都是在地饕家公認的人間美味,從早到晚沖沖滾,人潮不斷,我也是常客之一,一排老屋走一巡,幾乎每家老闆都得打招呼。

與「清子」熟識者,會親切的叫一聲「子仔」,她一頭白髮,但神采奕奕,從年輕時就跟著父親賣起香腸熟肉,所有食材均是自家手工製作,數十年如一日,一點也不馬虎,每天一大早五點多就要處理的品項非常多,豬心、豬肝、肺、舌、腸、尾等腹內及豬頭皮等,真是令人目不暇給。清子姓施,施清子三個字用台語急唸起來就像「時鐘」,因此老輩的台南人到清子那裡買香腸熟肉,便會說到「時鐘」那裡去買最是美味,但只有早期一味「菜丸」因做工繁複已不複見,以豆芽菜揉麵粉製成,下鍋油炸,類似蚵爹,我只聽聞,未嘗食之,但看前輩的神情,乃可斷定必是人間珍饈,雖不中,亦不遠矣!不只如此,還備有海鮮鯊魚、小卷等,其餘諸如粉腸、香腸、糯米腸、蟳丸、三色蛋等應有盡有,所以又有一說,「香腸熟肉」實應作「香腸什肉」,什者,雜也,香腸和許多不同種類的白肉與紅肉的意思。

過去香腸熟肉都是午後開賣,老一輩的饕客,三五好友,一碟切盤、幾瓶啤酒,談天說地,即能悠悠然渡過一個下午,清子到現在還是近午開張,賣到華燈初上就快收攤了。

除了美食外,我對老屋的歷史也很好奇,便趁著交關時打探淵源,據說資產屬於蔡氏家族,目前子孫多數移民國外,租金定期滙入海外特定帳戶,蔡家中有位蔡炎坤,係日本《台灣青年》雜誌的首任總編,也就是當年所謂的海外台獨份子,1971年,台灣旅日名人邱永漢在台、美斷交,風雨飄搖之際,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相中邱永漢在日本的政商影響力且是在日台獨勢力的領導者,期望藉助他的聲望穩定民心,邱永漢雖然決定束裝返回離開二十餘年的故鄉,卻深恐蔣家事後反悔,將他逮捕入獄,便由日本媒體並蔡炎坤等一同回國,以防萬一。

邱永漢的豐功偉業人們談論得多,而蔡炎坤的故事到此則戛然而止,遍尋網路也亳無所獲,屋主是否台獨當然和美食無關,只是我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拼出一張我的台南心靈地圖來,不過假如我想聽故事,搞懂石舂臼的來龍去脈,還得多去清子那裡多食點香腸熟肉才能有所嶄獲。

用手機拍得影片來分享: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48號
電話:06-2206158
營業時間:11:00-20:00

本文由 魚夫 授權,原文 連結 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