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法律系的學生書多到念不完?學長的經驗分享(二)
【我們為何推薦這篇文章】正在選填法律系,或往這方向準備的你,真的知道法律系在幹什麼嗎?先看這篇,也許還能「回頭是岸」。

街頭上的法律系學生:愛講話就要去念法律系
選擇法律系,大概是從小被認定的美麗幻想。

依稀記得2000年總統大選的時候,全台灣都極為瘋狂,當時我小學二年級,甚麼都不太懂,只知道當選總統的是一位律師,所以在我心中就產生了一種印象,如果有一天要出類拔萃、站上高峰,似乎要具備幾項要素,首先必須要很會講話,也要愛講話,尤其演講方面;再來似乎要很敢,敢作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最後,要法律系畢業,並且成為一位律師。尤其在成長的過程當中,由於喜歡關心以及了解各種社會議題,當看到的通常帶領者很多都是律師,因此在我心中就留下了律師的各種英姿,尤其在公共事務方面的腳色。

再者,由於從小就愛講話,經常因為上課講話被老師懲罰,因此所有人都覺得那麼愛講話就去唸法律系吧,並且也因為自己比較衝的個性,對於老師及主任平常的一些管教方式十分不能認同,經常會起言語上的衝突,所以我也就一直認定自己應該是要念法律系,因為法律似乎可以解決問題,所以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對於自己要念法律的意志,也就這樣成行。

剛開始的疑惑和失望
不諱言,一開始些失望,畢竟那是自己的對於法律的想像,一直以為法律和社會的接軌程度,應該是會很具體的躍然紙上;一直覺得好像我翻開書本,我就可以來解決社會問題;一直覺得我學會了,就應該可以得很熱血的解決問題;但我錯了,完全不是我想的,在學習法律的一開始,我們所學的東西十分的抽象,抽象到你完全不知道你在幹嘛,甚至,你完全無法想像你學這些能幹嘛,舉例來說,在憲法的學習,何謂基本權?何謂基本權衝突?何謂法益衡量?我完全聽不懂,所以在學習法律的初始,對於自己是不是適合這一們學科,有很大的失望和疑惑。

好多畫面的衝擊

圖片來源:中岑 范姜 KeroroTW - http://bit.ly/2Fc8Qbw

還記得在2013年暑假,苗栗大埔案,在房子背景,怪手拆下來那一霎那,我嚇呆了,我們國家怎麼會這樣對待人民?法律到底做一個怎麼樣子的存在呢?我們可以做什麼呢?而在接下來的各種社會運動的場合以及去年318運動的爆發,我看到律師第一時間的站出來,在隨時待命準備去警局保護學生;我看到了好多法律系教授,在立法院現場講解整個法律程序;更看到許多學習法律的人,在各種場合提供許許多多的法律論述,我大概才知道,那些深厚的法律論述,本來就是經過很多枯躁、無聊、抽象的概念所集合成型,本來就不太可能一蹴可成,仔細想想,一個球員在球場上的精采表現,也絕對是許多枯燥的基本動作所慢慢練成的,在理解之後,也慢慢不覺得這些概念無聊,反而開始覺得好玩起來。

在有這樣的體悟之後,我逐漸開始認真的參與各項社會運動,慢慢地去了解這些社會議題背後的故事,我才發現,這些議題背後的法律爭議,其實跟課本中所學到的東西其實非常的不一樣,完全一點都不抽象,反而都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生命故事,我才知道,原來,課本中所說的「權利」並不是這麼的抽象和難以理解,什麼是「權利」?就是當你失去他的時候,你會哭,你會憤怒,你會在乎,你會想要把他拿回來,課本上的詞語,在現實當中,原來,是這麼有血肉。
有一年暑假,我到台灣人權促進會實習,接觸到更多更多的社會議題,舉凡土地正義、移工人權、集會惡法⋯⋯等,沒有任何一個議題,是離的開法律的,是不需要法律的,在那個暑假之後,有新的感覺,對於書本,慢慢的就不陌生了。

組織社團 做一點事
在運動之後,我認為要把這些議題帶回學校,要讓更多的同學知道這個社會現在正在發生什麼樣子的事情,希望可以帶來大家更多更多的刺激,所以在學校組織了異議性社團,平常在校內舉辦各個社會議題的活動以及舉辦讀書會,有時跟大家一起走上街頭集會遊行。剛剛說到了解法律的意義,但是在社團做事當中也發現法律的極限性,畢竟有時候法律的落實,也需要政治的力量,需要社會在街頭曝光議題,然後有與論的壓力,法律有時才會被落實,在這些過程中,也見證了集會遊行以及教育的力量,畢竟法律不會作為單獨的存在,他需要社會各種力量相輔相成而行。

找到自己興趣的法律領域
因此在上述的經驗,在考研究所期間,就選定考了公法組,畢竟在公法組所學的科目為憲法以及行政法,涉及人民及政府之間的權力關係,也會涉及比較多的社會議題,例如:婚姻平權的合憲性,也會涉及比較自己感興趣的政治問題,例如:權力分立的各方面的爭議,在法律中也找到自己感興趣部分,學習起來也比較有特別有幹勁,在未來研究所的研究方向,也因為這些年的社會參與以及最後選定的領域,有了一定的目標及方向。

結語
五年的學習法律下來,最大的收穫就是發現自己永遠還不夠,要一直不斷的進取學習,並且也找到自己要成為的目標,如同顧立雄律師所說的:

法律人參與公共事務是一種療癒,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希冀自己在未來,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授權自法律白話文運動,封面為太陽花學運,照片來源:Kevin-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