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葬禮喪儀觀念改變 新竹市樹葬園區明年初啟用

自古以來,我們對「養生送死」「慎終追遠」之道極為重視,認為它是安定社會、教化社會的主要力量。近年來由於國人對於面對死亡之觀念逐漸改觀,加上政府的重視,殯葬業務更成為主要的施政工作項目。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口急遽增加,環保意識的提高,民眾葬禮喪儀的觀念改變,傳統殯葬設施已不符民眾期待,因此新竹市政府也針對問題積極研訂各項殯葬改革計畫,以期能夠建構出一個生死兩安的優質殯葬專區。

更多新聞: 蔡依林獻聲3新歌「全新曲風」!粉絲直呼:耳朵懷孕了

殯葬設施一直以來都是民眾眼中的嫌惡設施,也是一般民眾最不想接觸接近的場所,但隨著都市化以及民眾殯葬行為的改變,以往在家裡辦理的喪禮儀式,逐漸轉移至殯儀館辦理,使得殯儀設施使用率大幅提升,也逐漸成為民眾重視的場所,新竹市政府首先屏除殯儀設施陰森雜亂的形象,持續投入經費進行生命紀念園區的綠美化作業,並統一園區指標系統,近期更將園區廁所重新整建,打造出乾淨清潔舒適的治喪環境。

為響應節葬潔葬政策,新竹市殯葬管理所也於禮廳設置電子輓聯系統,以往使用傳統輓聯,在喪禮結束之後,也隨之焚化,不僅浪費也不環保,電子輓聯啟用之後,大家都透過網路系統致贈輓聯,既方便又省錢,更減少焚燒後所造成的空汙問題,並且在大坪頂納骨塔,已全面實施金紙集中燒,金紙一律送往環保局焚化爐統一焚燒,另殯儀館及火化場在近三年也全面進行火化爐及焚紙爐的空氣汙染防制設備汰舊換新,對於空汙的改善不遺餘力。

由於台灣地狹人稠,傳統土葬方式將造成亡者與活人爭地的現象,經過觀念的改變,塔葬已大幅的取代土葬,惟納骨塔也將有不敷使用的一天,環保自然葬的方式也逐漸萌芽,由於自然葬與今人對「綠色地球」的環保意識相符合,所以很快地這一新式葬法獲得許多人的認同和履行,法鼓山聖嚴法師在2009年圓寂,留下「我的身體,用薄薄的棺木封釘,火化以後,也不必有一個骨灰罈來占地方,骨灰就灑在法鼓山的環保生命園區。所有我有形的一切,就在這世上永遠消失」的遺囑,帶動了環保自然葬的發展。

新竹市政府有鑑於此,亦將傳統公墓禁葬,僅保留第十二公墓及公園化公墓開放土葬,並於大坪頂興闢納骨塔,目前全國亡者火化比率已達九成五以上,納骨塔也將屆用罄,新竹市政府也積極興建一現代新式納骨塔預計將於110年底完工。另為符合環保趨勢,也在新竹市羽化館前方建構了新竹市樹葬園區,樹葬園區總工程經費為3000萬元,占地1.1公頃可同時提供樹葬穴位最大數量為4000個,園區全區可分為樟樹、杜英、青剛櫟、烏心石、茄苳以及竹柏區,並設有陽光草皮及兼具滯洪功能的景觀池,預計將於110年初啟用,提供新竹市民多元葬法的另一種選擇。

更多新聞: 各國傳武肺病毒變異?黃立民:可預期 應加強感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