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只能換人工關節?「保膝手術」半小時助他重返壘球場正常跑跳

「醫生,我最近膝蓋愈來愈痛,只能換人工關節了嗎?」國人生活型態轉變,運動風氣興盛,因膝蓋痛而求診者日益增多。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關節重建科主任吳凱文醫師表示,引發膝蓋疼痛的原因包括關節退化、發炎、韌帶拉傷或斷裂等。年長族群的膝蓋疼痛約7-8成是「退化性關節炎」造成。

更多新聞: 五十肩痛到寢食難安 進階「疼痛治療」神解救

膝蓋痛求診人數增 當心退化性關節炎提早上門

吳凱文醫師說明,退化性膝關節炎是膝關節軟骨磨損過度所引起,風險因子如遺傳、肥胖、外傷、過度使用、經常搬抬重物等。醫師提醒,年輕時韌帶受傷卻沒有妥善治療者,膝蓋退化的風險更高。O型腿族群則因為下肢力線過於偏向內側,容易造成軟骨磨損,最終演變為退化性關節炎。

膝蓋痛和退化性關節炎並非只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吳凱文醫師表示,近期就有打壘球的年輕人因長期膝蓋痛求診,檢查後發現為O型腿和膝關節內翻變形,患者不希望將來需要置換人工關節,選擇接受高位脛骨矯正術。術後傷口癒合快速,恢復正常運動表現。不但保留原有膝關節,活動角度及蹲、跪姿都不受影響。

退化性關節炎只能換人工關節?「保膝手術」半小時助他重返壘球場正常跑跳
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關節重建科主任吳凱文醫師

退化性關節炎如何治療?PRP與玻尿酸注射效果不同?

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關節重建科王正次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情,依照關節狹窄和骨刺增生程度分為1到4級。治療原則為「階梯式治療」。

1-2級以打針、吃藥、復健、股四頭肌訓練為主。3-4級可採取關節保留手術,透過手術矯正改善下肢負荷。更嚴重者須考慮關節置換手術。除此之外,現在也有新的細胞治療、幹細胞療法和PRP增生治療,可搭配進行改善症狀。

許多主訴膝蓋痛的病人首要需求是緩解疼痛,王正次醫師指出,細胞基質HA-PRP治療是將黃金比例調配的玻尿酸及PRP中注射在關節部位,不僅在早期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更能修復關節及韌帶受損,幫助軟骨膠原蛋白再生。平均效果可維持半年至一年,是相對先進的治療方式。

退化性關節炎只能換人工關節?「保膝手術」半小時助他重返壘球場正常跑跳
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關節重建科王正次醫師

在治療選擇時,民眾常見疑問是注射玻尿酸與PRP有何差異?對此,吳凱文醫師解釋,玻尿酸是人體關節液中的既有成份,注射玻尿酸主要是潤滑與消炎作用,偏向被動式的治療策略。

而PRP是將生長因子注射在韌帶或關節,主動修復受損部位,讓軟骨組織再生。除了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問題及癌症患者外,絕大部份病人都適合PRP治療。

吳凱文醫師也指出,隨著新技術的研發,如今除了單獨注射玻尿酸或PRP,也可以選擇最新的瑞士專利技術以黃金比例調配玻尿酸及PRP的注射液(HA-PRP),既能潤滑消炎,也能修復損傷。

留住關節還能正常運動 保膝手術結合3D列印更精準

當有退化性膝關節炎之後,還有機會保留膝關節嗎?王正次醫師表示,現在的「保膝手術」已相當進步,術前可透過電腦斷層掃描,為病人做詳細的術前規劃,透過客製化的3D列印手術工具,在術中精準導引,確保矯正角度與術前規畫一致。

手術時間最快僅需半小時,且傷口僅約4-5公分,術後恢復速度快,病人甚至可以立即下床活動。

吳凱文醫師則提醒,本身有O型腿問題,或發現有關節內翻變形的患者,可考量及早接受高位脛骨矯正術,讓膝關節維持良好環境,再適當搭配細胞基質HA -PRP等治療,有望大幅改善活動度及保持運動能力。

倘若延誤處理,等到軟骨損壞劇烈或韌帶嚴重鬆脫,下肢力線過度不平衡,就可能需要置換人工關節。

吳凱文醫師指出,相較之下,人工關節有使用壽命極限,而且下肢活動角度會受到一定影響。高位脛骨矯正手術不但能保留原有關節、加快恢復速度,還能維持更多的本體感覺,讓患者執行精細動作和運動表現的能力不受影響。

退化性關節炎只能換人工關節?「保膝手術」半小時助他重返壘球場正常跑跳

膝蓋積水能治好不再靠柺杖?醫籲膝蓋不適及早就醫評估

高位脛骨矯正術是否有年齡限制?吳凱文醫師說明,近年手術愈來愈進步,不只適合年輕族群,連70歲以上的長者也能接受。

曾有一名中年女性因膝關節變形積水,長期來往醫院接受膝蓋抽水,原以為自己必然走向置換人工關節一途。而後接受高位脛骨矯正術,搭配細胞基質HA-PRP注射,現在不需拐杖也能正常行走,不一定需要置換人工關節。

吳凱文醫師表示,以往許多疾病只有單一治療方式,現今醫學進步,以退化性關節炎而言,無論是輕、中、重度的病人,都有適當的治療方法。

從吃藥、打消炎針、打玻尿酸、類固醇、PRP,或是最新的細胞基質HA-PRP注射,以及更精準的保膝矯正手術,提醒有膝蓋問題的民眾應及早就醫,讓醫師評估適合何種階段的治療,才能長保膝蓋健康且維持良好行動能力。

更多新聞: 手臂卡卡以為五十肩 治療3個月後發現還有骨刺夾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