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醫院核磁共振竟吸入金屬瓶重擊病患致死 醫師指出2點疏失:匪夷所思
圖為核磁共振(MRI)示意圖。(圖/敏盛醫院提供提供)

根據《韓聯社》報導,南韓1間醫院替病患進行核磁共振(MRI)時,卻意外吸入金屬氧氣瓶的意外,造成病患胸部遭猛烈重擊,搶救後仍不治。對於此次事件,《民視快新聞》專訪敏盛醫院院長劉宜廉,劉宜廉表示,台灣醫院在進行MRI檢查前準備非常嚴謹,如簽署身上無金屬同意書、進行金屬檢測、環境檢查等,不會發生這種情況。他也直言南韓醫院這場意外「匪夷所思」、「不可思議」,可能有疏失存在。

更多新聞: 老是疲勞憂鬱? 你可能有「衰弱症」3招快速檢測

關於氧氣瓶出現在核磁共振房內一事,劉宜廉說明,當病人在做核磁共振檢查時,若真的需要氧氣,牆壁上會有給氧設備,透過中央系統給氧,不會有獨立「氧氣鋼瓶」出現在MRI房間裡這種情形。

劉宜廉表示,該醫院可能疏失有2個原因,其一,一般來說每家醫院環境管制嚴格,若有人不小心進去還帶金屬放在裡面,便會馬上吸到機器內而破壞到機器,若要取出還必須消磁等,需耗費人事成本,因此醫院在環境檢查非常嚴謹,南韓該醫院可能在門禁上出了問題。其二,就是為何會沒注意到金屬瓶不能進去,這在台灣基本不會發生,也沒聽說這種個案。

關於平常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流程,劉宜廉說明,原則上病人部分身上不能有金屬,進去前都會做探測,否則會破壞機器及影響病人安全。檢查時分成兩種,意識清楚及意識不清楚。意識清楚病人,會要求其填寫「身上無任何金屬相關物的同意書」,如果身上有金屬物就必須拿掉;若意識不清楚,則會由醫院進行全身性金屬探測。

劉宜廉也說,現今因為常見的電腦斷層(CT)具有輻射,不少民眾會選擇照射核磁共振,目前也被廣泛運用在身體檢查上,包含腦部癌病變、頸椎、胰臟癌、心臟、超音波照不清楚的部分都會由核磁共振檢測,具有一定優勢。


快新聞/醫院核磁共振竟吸入金屬瓶重擊病患 醫師指出2點疏失:匪夷所思
核磁共振(MRI)常見用於腦部癌病變、頸椎、胰臟癌、心臟等檢測,近年來廣泛運用,不少民眾全身健檢也會選擇。(圖/敏盛醫院提供提供)


若是人體有心導管、心律調整器、人工關節等,是否就不能照核磁共振(MRI)了呢?劉宜廉說明,人工關節因為現在非金屬居多,因此不會有安全性問題,但可能影響判讀,若是這樣就會使用X光輔助;心律調節器則的確會影響,因此實務上若有裝設心律調節器的病人要做核磁共振,會請廠商專業進行調整,避免心律調節器在電磁場下受影響,使病人符合做核磁共振條件。

至於心導管、心臟支架上,劉宜廉則說,因為每個人使用材質差異性很大,就會請心臟專科、影像醫學科專家共同判斷是否會受影響,大部分上是安全的,整體實務上都非常嚴謹。

劉宜廉也提醒,雖然醫院會主動要求簽署身上無金屬的同意書,或是進行金屬探測,但若民眾身上有金屬支架等,畢竟醫師可能無法完整清楚知道病人病史,這時候就有賴病人主動告知,才能預防發生意外。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用空間換取時間 逐捷運而居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