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台美共同舉辦研討會探討兩岸關係 美學者建議台灣採「刺蝟戰略」防衛中台戰爭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與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共同舉辦研討會。(圖/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提供)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與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共同舉辦以「美中關係變動下的兩岸情勢」為名的國際研討會,2天的議程邀請前美國戰略司令部指揮官、海軍四星上將艾里斯(James Ellis),國際知名學者戴雅門(Larry Diamond)、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等多位資深專家與國防院學者共同對話。

更多新聞: 各方角力!宜蘭高鐵選址喬不攏 交通部又增第五、六方案

前上將艾里斯在研討中指出,美軍過去二十年關注的中東與現在關注的印太,戰爭型態完全不同,美國正在調整軍事思維與準備。不只台灣需要加強軍事準備,美國也需要時間調整,但這樣的調整不能再等數十年,現在需要先有立即的行動並傳達清楚的訊號。


快新聞/台美共同舉辦研討會探討兩岸關係 美學者建議台灣採「刺蝟戰略」防衛中台戰爭
前上將艾里斯。(圖/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提供)


艾里斯提到,面對中國的灰色衝突與漸進戰術,他建議台灣要「安靜、專注地奪回事態發展的主導權」,他引述羅馬將軍的名言「若要和平,只能備戰」 。

胡佛資深研究員戴雅門分析中國政權內部,他認為習近平開始的文整風與毛式語言等,都在積累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為中國在東亞開戰準備。

戴雅門提到,中國一再研究《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等謀略,企圖刺激與動員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求勝,因此他建議台灣應該多參考以色列而非美國,以色列完整的國防準備方案值得台灣研究。

國防院學者李俊毅針對美國的對台政策發表論文,提到台灣內部對美有「肯定派」(親美派)與「懷疑派」(疑美派)存在,兩者經常有相反解讀。他建議台灣與其鎖定美國對台政策、關注美國是否援台,不如更宏觀地觀察美國整體的外交政策以及美國的權力、身份與利益所在。

祁凱立則認為上述分析值得關注,因為美國比較難以得知台灣內部的「懷疑派」論述,甚至有意見認為美國比台灣人更關注台灣安全。

中研院學者傅澤民針對中國對台威脅發表論文,他提出「蟄伏威脅(Dormant Threat)」與「現行威脅(Active Threat)」的比較觀點,認為過去台灣視中共為「蟄伏威脅」的基礎,是因為相信中國需要經濟發展不會輕易動武。然而,隨著中國加大對台軍事與經濟脅迫,台灣可能轉而視中國為「現行威脅」,進而增進國防開支。

胡佛學者Jim Timbie 建議台灣防衛採取「刺蝟戰略」,保留既有較昂貴與大型的軍備項目,但在未來投資更多「大數量的小事物」(big number of small things)武器,於戰時可避開中國的第一擊,例如小型艦艇、小型無人載具、對艦定向能武器等。他認為在「刺蝟戰略」下,台美可評估在採購武器、部署與訓練部隊、戰略儲備、應對解放軍電磁作戰干擾,以及資訊系統的安全上進行合作。

台美兩國具代表性的智庫,受陸委會委託在10月19、20 日舉行這項因應中國威脅的跨國研討活動,會中針對軍事戰略、戰術與雙方不同視角觀點進行對話,藉由智庫溝通研究雙方如何進一步合作,應對新時代的安全挑戰。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罷免選前之夜!陳柏惟辦音樂會 刪Q總部找名嘴助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