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rge和Dewi夫妻倆以前是竹科工程師,離職經營自我品牌後,經常在網路分享許多投資理財知識,他們這次要透過心理學,和大家分享容易誤踩的「5大消費陷阱」,前2個陷阱都與時間有關,一般人常會「低估經驗的價值」,在選購商品時,標榜花很多時間努力製作出來的東西比較值得買,卻忽略其實經驗老道的製作者,或許僅要花少少時間就做出一樣的成品,所以商人常會透過「精心熬煮」、「長時間打造」,誘導人購買可能很普通的東西。
另一個與時間有關的消費陷阱恰好和前一項相反,是大家常「忽略時間價值」,George笑說自己以前會為了找到最便宜的同品項,花不少時間「貨比三家」,結果發現省下少少的錢,卻浪費掉許多自己有價值的時間,Dewi談到下一個叫做「心理帳戶」,她透露這是最多人會掉入的陷阱,這指的是「同額金錢會因為獲得方式不同」,在自己心中有不同價值,例如同樣獲得3萬,一份是月薪、一份是年終獎金,月薪會被視為辛苦賺來的錢,較不捨得花費,但是年終常被當額外得到的錢,心理會比較捨得花,為此不少商家才會推出「年終大優惠」。
夫妻倆指出每個人最常犯的就是「心理帳戶」對同樣金錢有不同價值評估,會輕易花掉感覺取得很容易的錢財。(圖/翻攝「慢活夫妻 George & Dewi」YouTube)夫妻倆接著解釋「損失趨避」這個字面不好懂的陷阱,他們指出當人獲得以及失去等價值的東西,心理狀態相當不同,損失造成的痛苦指數會高於獲得喜悅,甚至要2倍得到的快樂才能彌補失去的痛苦,如果發生在投資,Dewi提醒若正在賠錢時,一定要適時停損,不然即使之後賺回來,也很難補回快樂情緒,最後一個「沉沒成本」則是人們在獲得東西後,不會輕易地放棄,這也是Costco敢推出不滿意「無條件退貨」的保證,因為要讓消費者承認買錯並不容易,兩人分享完5個消費心理學,除了希望大家不再誤入陷阱,也能透過「聰明理財」過上更好生活。
夫妻倆也揭露損失的痛苦要用2倍得到快樂來彌補,所以謹慎花錢也能讓心情更愉快。(圖/翻攝「慢活夫妻 George & Dewi」YouTube)
更多新聞: 不補習1年內考上3公職!她「活用4大資源」曝:認識自己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