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筆讚〉無解的核四輸配電問題

文/Tony Yen

公投在即,針對週日因為變電所故障起火造成的雙北停電事故,核四重建公投提案方自然藉此「天賜良機」,將局部電網內一座老舊變動所造成的輸配電問題,講成台灣電力系統整體的供電問題,以正當化核四重建的論述。

更多新聞: 快新聞/侯友宜千字文回公投 朱立倫跳針避談再批民進黨「鴨霸」

就算核四15年後真能發電,也無法解決輸配電系統的問題

事實上,如果這次問題真的是「缺電」(供電能力不足)造成的,那麼真正應該考慮的是三接遷移公投投下「不同意」,讓大潭9部燃氣機組在2025年年中以後都能恆常保持上線,這是此次公投中,唯一短期內能有效從供電端增加傳統電廠數量的選擇;欲讓15年以後方有一絲機會啟動的核四解決任何「缺電」風險,無異緣木求魚。

然而,就算筆者個人認為否決三接遷移公投對於能源轉型的風險較小而傾向不同意,基於專業判斷和學術倫理,筆者也不可能在此時此刻提出「怕缺電?三接遷移不同意!」這種去脈絡的口號來影響社會輿論。在事故發生時科學地分析事件起因和評估真正的解方(比如台電將萬隆變電所更新並搬至室內的規劃),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工作;選擇見縫插針,用無法被證明的滑坡論證將事故不當連結至自己的政治議程上,則是投機政客的水準。

變電所故障當下  系統不可能處於「缺電」或「降壓」狀態

萬隆變電所故障時,正值冬季的週日上午,不僅用電比平常低,太陽能發電量也正增加中,備轉容量無虞,電力系統根本不可能處在「缺電」的狀態,而且當時太陽能發電量逐步增加、殘餘負載漸減,整體而言電力系統也不可能處在「降壓」或電壓不足的狀態。當然,電壓因地而異,萬隆變電所附近電壓在故障當下為何,不一定能從系統的大趨勢定性判斷,但若電壓或電力潮流有任何異常,皆是該區域局部電網的問題(比如配電網基於某些理由發生壅塞),不能上綱上線成全系統的問題。

〈全民筆讚〉無解的核四輸配電問題


台灣在12/12的電力系統運作圖。在萬隆變動所故障時,正值冬季的週日上午,不僅用電負載比平常低,太陽能發電量也正增加中。

節電型降壓不影響電力系統可靠度

雖然說這次事件跟「缺電」、「降壓」毫無瓜葛,筆者在這裡還是簡要說明電力系統平時可能採取的「節電型降壓」為何。

所謂的節電型降壓(conservation voltage reduction)便是指在殘餘負載尖峰時段,在安全許可範圍內調降配電網至饋線末段的電壓,以低成本的方式減輕系統的供電需求。正如同變頻冷氣在安全許可範圍內,不會因為運轉頻率的調節而影響正常機能,我們的電力系統在設計時便有將一定程度內的電壓升降納入考量;節電型降壓在各國電力系統行之有年,被視為最具成本有效性的節能手段之一,而沒有被當成供電可靠度的風險因子(詳見盧展南教授的《就事論事談降壓節電》),難以理解為何近幾年在台灣卻成為眾矢之的。

事實上,不論是需量管理、甚至抽蓄水力削峰填谷的正常運作,在近幾年往往被核四擁護者提出來做為台灣「缺電」的證據;這種不講究成本順位,只要殘餘負載尖峰不是靠傳統電廠滿足就嚷嚷「缺電」的手法,實在很缺乏科學論證的素養;話說回來,能應對殘餘負載尖峰的傳統電廠,不是水力發電、就是他們口口聲聲要靠核能取代的燃氣電廠......。

而在更多時候,問題明明不在供電端卻執意將輿論導向「缺電」的作法,其實就是把中風當成貧血;遇到問題開錯藥方,只會造成更少資源花在刀口上處理電網現代化,最後讓輸配電系統造成的供電可靠度問題更頻繁嚴重。

--

※〈全民筆讚〉為公開投稿平台,投書言論不代表《民視新聞網》立場。

作者介紹/Tony Yen
責任編輯/陳恩迪

更多新聞: 1218公投倒數!林昶佐女兒許聖誕願望 萌喊:讓爸爸變賽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