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快篩、陽性怎麼辦?3症狀維持3天先快篩 6大QA一次搞懂
疫情升溫民眾快篩需求大增。(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民眾對於快篩需求大增,除了透過口罩實名制購買,包括四大超商、屈臣氏、康是美、全聯、美廉社等8大通路也陸續開賣,不過何時使用快篩,萬一結果呈現陽性該怎麼辦,《民視新聞網》整理6大QA帶您快速了解。

更多新聞: 醫估「疫情海嘯」將至…單日20萬例 擔憂:沒做好準備台灣人會發瘋

一、什麼時間點該快篩?

重症科醫師黃軒表示,Omicron病毒大部分是無症狀為主,最常見的5大症狀主要為頭痛、喉嚨痛、流鼻涕、打噴嚏、身體疼痛等,這些症狀和感冒很像。而韓國之前的染疫調查發現,如果有3大症狀「喉嚨痛、咳嗽、流鼻涕」之一持續3天以上,最好做一下PCR或快篩。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若是有接觸確診者的情況下,先回想一下何時、甚麼情況下接觸,不用在接觸當天做快篩,而是隔1天以上、3天內再去做採檢,因為「陰轉陽」或發病的高峰期大約落在3天左右,另外潛伏期可能長達7至10天,如果不放心,可以在接觸滿7至10天時,再做一次快篩。

二、如何使用快篩才正確?

小兒科醫師「柚子醫師」陳木榮建議,可以放一面鏡子在面前,頭稍微往後仰。棉支進去鼻孔裡面之後,棉支平行於嘴巴頂部,不向上,並向內緩緩前進,也可以用「耳朵」為假想方向前進到需要的深度,家用快篩通常進入約2公分就好。

此外,每家廠牌快篩試劑都有其判讀時間,曾有案例是做完做置一陣子後,第二條線竟然緩緩出現,醫師提醒如果超過判讀時間再看就失去準確性,不必太過擔心,而最保險的作法還是換個品牌再快篩一次,或是透過遠距醫療徵詢醫師意見。


何時快篩、陽性怎麼辦?3症狀維持3天先快篩 6大QA一次搞懂
 指揮中心提醒,請民眾於有需要時再使用快篩試劑。(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三、快篩陽性就一定要去做PCR嗎?


快篩若呈現陽性,需至鄰近採檢院所進行進一步檢測,務必戴好口罩,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可選擇步行、開車、騎車,或由家人接送,遇困難可連絡各縣市府單位協助。


自5月12日起,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對象,使用快篩呈現陽性不需做PCR,經醫事人員遠距視訊確認,即為確診。可使用「健康益友」APP或連繫所轄衛生局,透過遠距醫療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進行評估且通報。


四、若PCR結果為陽性,下一步該做什麼?


若接到PCR確診通知,屬於輕症居家照護者,請告知密切接觸者,讓他們自我隔離並健康監測,並填寫疾管署通知簡訊所附的「自主回報疫調系統」連結,或是到「健康存摺」填寫,再至台灣社交距離APP,上傳隨機ID,讓接觸者收到相關訊息。


詳細步驟:https://www.cdc.gov.tw/File/Get/UWTeCWcnocJnxUdTrH2agQ


五、確診者居家照護怎麼領藥?


若是14類對象,可以在居家照護期間取得抗病毒藥物。國內採購口服藥物分別為輝瑞「Paxlovid」與默沙東「莫納皮拉韋」兩種,確診者可由「健康益友」App或由衛生局提供專線聯繫遠距看診,取得醫師開立處方箋後,可由親友代領或由參與送藥到府的一千九百多家藥局幫忙配送。


這14類對象分別必須符合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結核病、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吸菸、BMI大於等於30、影響免疫功能疾病、年齡大於等於65歲等任何一項條件。


至於沒有危險因子的確診者,可依照藥師公會全聯會公布6類居家常備藥品,包括解熱止痛藥(乙醯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維生素B、C,幫助緩解症狀。


六、確診個案如何才能解除隔離?


指揮中心宣布確診個案解隔條件放寬,5月8日之後的確診者,輕症者居家照護距發病日或採檢日達7天自動解隔,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另外在醫院、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的輕症患者,除了上述條件,距發病日或採檢日5天快篩陰性,或5天內2次快篩陰性,也可直接解隔,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至於中重症住院患者解隔條件,PCR從2次改為1次,PCR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可轉出隔離專責病房。


更多新聞: 親睹護士遭咆哮霸凌!確診者心疼嘆「看的出來她含著眼淚在做醫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