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台灣首例MIS-C!孩童染疫後6週內出現「發燒+6症狀」速就醫
黃瑽寧說明,平均來講MIS-C致死率1至2%左右,早期介入可以讓死亡率降低,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疫苗。(圖/民視新聞)

台灣出現首例兒童確診COVID-19後出現「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今天解釋,MIS-C最常見在確診後二至六週,又以6至12歲最常發生,主要症狀為發燒且出現腹痛等6症狀,但只有要打過一劑疫苗,就可以下降97%的發生率。

更多新聞: 快新聞/鋒面接近雨彈來了! 12縣市大雨特報防雷擊強陣風

黃瑽寧今天到指揮中心分享MIS-C的相關症狀,他解釋,所謂的MIS-C是感染後免疫的反應,也就是說病毒已經在身上被清除掉了,但身體上的免疫反應還不打算冷靜下來,在感染後的二至六週最常見,但發生率目前沒有明確數字。

黃瑽寧指出,主要原因是亞洲人、尤其是東方人發生率比黑人、白人、拉丁裔的孩子來得低,至少少一半以下;第二是許多研究顯示,感染Omicron後,誘發MIS-C的比例也比過去的Alpha或Delta低,甚至可以下降到1/4,因此無法引用國外的數字。

黃瑽寧說,「若以上述數據換算,我粗估最糟的狀況是萬分之一」,也就是一萬個得到Omicron的孩童,可能會有一個人在感染後的二至六週得到MIS-C。

快新聞/台灣首例MIS-C!醫示警孩童染疫後6週內出現「發燒+6症狀」速就醫

不過好消息是台灣疫苗接種率很高,黃瑽寧說明,MIS-C在0至19歲都可能發生,年齡最常見是6至12歲,成年人也有,但百分比較低,國外研究發現,只要打過一劑新冠疫苗,MIS-C就可以下降97%,打兩劑在該研究中沒有人得到MIS-C,以台灣目前青少年和兒童接種疫苗百分比,家長不用過度擔憂MIS-C的發生。

黃瑽寧提醒家長,如果孩子感染新冠已經痊癒,但接下來的二至六週有發高燒三天,身上有皮疹、結膜有點紅、低血壓等,其中腸胃道症狀在MIS-C很常見,若加上有嘔吐、腹痛、拉肚子等,這時候向兒科醫師詳細報告,大部分的醫師都會想到這個疾病,做後續處理。

黃瑽寧說明,平均來講MIS-C致死率1至2%左右,早期介入可以讓死亡率降低,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疫苗。

快新聞/台灣首例MIS-C!醫示警孩童染疫後6週內出現「發燒+6症狀」速就醫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快新聞/5-11歲第一劑社區涵蓋率一次看! 屏東縣91.7%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