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唸佛功德無量?專家揭「做七超度」真正用意 透露唯一重點:初心
殯葬業者郭憲鴻(小冬瓜)經常被往生者家屬詢問,法會是否一定要做,邀請民俗專家呂紹浤師父,為民眾解惑這些科儀的用意。(圖/翻攝「單程旅行社」YouTube)

影音中心/陳韋如 報導

親愛的家人離世後,除了面臨生離死別的痛苦外,還有許多繁瑣的後事需要處理,民間信仰有幫往生者做功德、超度等傳統儀式,但隨著產業與思想的改變,有些家屬對法會抱持懷疑的態度,殯葬業者郭憲鴻(小冬瓜)在YouTube頻道「單程旅行社」,邀請民俗專家呂紹浤師父,為民眾解惑這些科儀的用意,做與不做的區別又在哪裡,呂紹浤師父透露其實一切見仁見智,有相信的信仰並且經濟能力許可,量力而為即可。

更多新聞: 拿「生內臟」獻禮!網紅參加艋舺青山祭超震撼 興奮喊:很稀有欸


天天唸佛功德無量?專家揭「做七超度」真正用意 透露唯一重點:初心
小冬瓜社長經常被往生者家屬詢問,法會是否一定要做,他認為「初心」是最重要的,家屬可以思考,自己想怎麼回報長輩的養育之恩。(圖/翻攝「單程旅行社」YouTube)

小冬瓜社長分享一段傳說,南梁梁武帝一生嗜佛,大肆興建佛寺、抄寫佛經,他自許是最有功德的人,達摩祖師卻說他無功也無德,因為梁武帝所做的一切都處自於私慾,而套用到現今社會,小冬瓜社長認為民眾可以反思,做這些功德、法會的初心是什麼,只是為做而做,還是內心真的感謝長輩的養育之恩;小冬瓜也透露,現代社會因為一些團體,導致對佛法有所誤解,但其實沉下心來,研讀經典,可以學習到如何更好的自處,累積自身的智慧。

有些法會會區分成長子七、女兒七、孫子七等等,呂紹浤師父表示,其實是早期農業社會,為了分擔長子的經濟壓力,才會衍生出由誰主祭的區別,但回歸初心,藉由這些供養儀式,提醒子孫們孝思的精神,做以任何法事都沒有標準答案,有人一碗白飯配排骨,有人頭七要三牲、四果、十二菜碗,也人要唸兩天兩夜的佛經,只要有心都是對先人好的迴向。

《民視新聞網》提醒您:民俗傳說僅供參考,請勿過度迷信。

更多新聞: 18歲開始供奉陰物!她將泰國「古曼童」視作家人 出門還會推車一起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