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烏魚子要經過足夠的日曬,才能保有濃厚風味。(圖/翻攝「Liz 美食家 Self-taught Gourmet」YouTube)林敬堯透露,要分辨出烏魚子的好壞,可以輕壓測試扎實程度,若是太軟就不建議選購,除此之外,通常養殖的烏魚子顏色較淺,好處是曬乾程度比較均勻,野生的則顏色較深,風味比較強烈,而真空包裝中,若魚卵旁邊滲出許多油脂,有可能是曬的不夠或補膜過程不夠精細,這類的商品也比較不推薦。
林敬堯強調,烏魚子其實是新鮮食材,半年內是最佳賞味期限。(圖/翻攝「Liz 美食家 Self-taught Gourmet」YouTube)至於料理方式,林敬堯強調一定要「去膜」再用烈酒薄薄的刷一層在魚卵上,之後可以選擇用噴槍、瓦斯爐炙烤,且一定要用紅火的位置溫度才足夠,若是要用煎的,則建議不要用油,待溫度足夠後,將烏魚子放下去12到15秒,再翻秒煎12到15秒,就可以起鍋切片。
炙烤烏魚子時,一定要用紅火的位置溫度才足夠。(圖/翻攝「Liz 美食家 Self-taught Gourmet」YouTube)而對於許多人謠傳烏魚子要吃整塊都是黑色的「血子」一說,林敬堯透露,那其實是因為以前捕撈技術比較不好,導致魚血跑進魚卵,而有些商人為了賺錢,放消息說血子是珍貴食材,但以專業角度來看,血子不僅沒有比較好,腥味還會比較重,提醒民眾選購新鮮的烏魚子即可。
更多新聞: 台灣上萬米蝦外銷美國!達人包蝦「3天3夜」不停歇 網驚:會脫窗